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丘之貉

一丘之貉

貉(hé合):一种外形如狐狸的野兽。比喻同类,并无差别。杨恽(?一前54年)字子幼,西汉华阴(今陕西华阴)人,是司马迁的外孙,汉昭帝丞相杨敞之子。汉宣帝时,任左曹,因告发霍氏谋反,任中郎将,封平通侯。杨恽在朝廷里得罪了许多官员,尤其是和太仆戴长乐结怨很深,最后因此而失败。戴长乐向汉宣帝上书告发杨恽,说他常常借古讽今,诽谤当朝。其中说:“杨恽听到匈奴单于被人杀死的消息后,就说道:‘无才缺德的君王,拒绝采纳大臣筹划的良计,最后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秦朝就任用奸佞之臣,杀害忠臣良士,最后导致灭亡;如能任用良臣,秦朝也会国运长远,可以延续到今天的。古代和现在的政治,就像一座山丘里的貉子,都是一样的。’杨恽就是这样狂妄地引用亡秦的史实去影射诽谤当朝政治,丧失了做臣子应有的礼节。”汉宣帝不忍心对杨恽、戴长乐严加惩罚,下诏把二人革职去爵,贬为平民。后以“一丘之貉”为典,比喻都是一路货色的坏人,亦简称为“丘貉。”

【出典】:

汉书》卷66《杨恽传》2889、2891、2893页:“(杨恽)字子幼,以忠任为郎,补常侍骑。恽母,司马迁女也。”“恽为平通侯,迁中郎将。……由是多怨于朝廷,与太仆戴长乐相失,卒以是败。”“上书告恽罪:‘……恽闻匈奴降者道单于见杀,恽曰:得不肖君,大臣为画善计不用,自令身无处所。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恽妄引亡国以诽谤当世,无人臣礼。’”“上不忍加诛,有诏皆免恽、长乐为庶人。”

【例句】:

宋·苏轼《辩才老师退居龙井》:“日月转双毂,古今同一丘。” 宋·苏轼《过岭》之2:“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宋·孙觌《西徐上梁文》:“貉共一丘,岂恨虚舟之触?” 清·王士祯《碧云寺》:“狐貉同一丘,无事劳沾巾。”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柳》:“黑心符出,芦花变生,古与今一丘之貉,良可哀也。” 清·严复《救亡决论》:“否塞晦盲,真若一丘之貉。” 清·丘逢甲《秋怀》之3:“人物真成一丘貉,文章更噪六朝蝉。” 清·梁启超《新史学》:“然而陈陈相因,一丘之貉,未闻有能为史界辟一新天地。”


偏正 比喻彼此相同,无所差别。语出《汉书·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鲁迅《准风月谈·中国文坛的悲观》:“增加混乱的倒是有些悲观论者,不施考察,不加批评,但用‘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论调,将一切作者,诋为‘~ ’。”※貉,不读作gé或luò。△贬义。多用于比较方面。→狐群狗党 一路货色


【典源】《汉书·杨恽传》:“恽闻匈奴降者道单于见杀,恽曰:‘得不肖君,大臣为画善计不用,自令身无处所。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 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今译】 汉代杨恽听说匈奴单于被杀,说:“无才德的君王,不能采纳大臣的良计,致使身死。像秦朝任用奸佞之臣,杀害忠良,因此灭亡; 如果能信用良臣,可以延续至今。古与今如同一个山丘的貉子。”

【释义】 后以此典指彼此相同,没什么区别。

【典形】 貉共一丘、貉一丘、狐貉同一丘、同一丘、一丘、一丘貉。

【示例】

〔貉共一丘〕 宋·孙觌《西徐上梁文》:“貉共一丘,岂恨虚舟之触?”

〔貉一丘〕 宋·苏轼《过岭》之二:“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狐貉同一丘〕 清·王士禛《碧云寺》:“狐貉同一丘,无事劳沾巾。”

〔同一丘〕 宋·苏轼《辩才老师退居龙井》:“日月转双毂,古今同一丘。”

〔一丘〕 宋·陈师道《和鲜于大受崇先观》:“万事自纠纷,高怀元一丘。”

〔一丘貉〕 清·丘逢甲 《秋怀之三》:“人物真成一丘貉,文章更噪六朝蝉。”


【词语一丘之貉】  成语:一丘之貉汉语词典:一丘之貉

猜你喜欢

  • 忧集孝璋

    《三国志.吴书.孙韶传》:“初,孙权杀吴郡太守盛宪。”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会稽典录》:“宪与少府孔融善,融忧其不免祸,乃与曹公书曰:‘……海内知识,零落殆尽,唯会稽盛孝璋尚存。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

  • 鹤在鸡群

    《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晋人有以“野鹤之在鸡群”语比喻嵇绍(延祖)具有不同凡俗的卓越才能的。后以“鹤在(立)鸡群”称美超群出众之才士。唐.李群玉《酬崔表仁》

  • 秦客

    源见“乘鸾”。指秦弄玉之夫萧史。借指有才艺之人。唐李商隐《和孙朴韦蟾孔雀咏》:“西施因网得,秦客被花迷。”叶葱奇注疏:“秦客即指萧史,这里借来指孙 韦。”同“秦世客”。唐韩愈《同窦牟韦执中寻刘尊师不遇

  • 闻鸡半夜

    同“闻鸡起舞”。宋 陈人杰《沁园春.次韵林南金赋愁》词:“平子诗中,庾生赋里,满目江山无限愁。关情处,是闻鸡半夜,击楫中流。”

  • 望拜马蹄

    同“望尘而拜”。宋苏轼《赠潘谷》诗:“那知望拜马蹄下,胸中一斛泥与尘。”

  • 夫人法

    《世说新语.贤媛》:“王汝南少无婚,自求郝普女。司空以其痴,会无婚处,任其意,便许之。既婚,果有令姿淑德。生东海,遂为王氏母仪。”“王司徒妇,钟氏女,太傅曾孙,亦有俊才女德。钟、郝为娣姒,雅相亲重。钟

  • 骢马客

    同“骢马使”。唐李嘉祐《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诗:“只有同时骢马客,偏宜尺牍问穷愁。”【词语骢马客】   汉语大词典:骢马客

  • 揽须

    同“揽桓须”。宋苏轼《次韵答邦直子由》之二:“潇洒使君殊不俗,樽前容我揽须不?”宋陆游《舍东追凉》诗:“所恨朋侪尽,无人为揽须。”

  • 桃花雨

    唐李贺《将进酒》诗:“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后因以“桃花雨”指暮春飘飞的桃花。宋周邦彦《一落索》词:“倚阑一霎酒旗风,任扑面、桃花雨。”【词语桃花雨】   汉语大词典:桃花雨

  • 佽飞

    源见“佽飞斩蛟”。相传为春秋 楚国勇士,后泛指勇士。宋王安石《彭蠡》诗:“老矣安得学佽飞,买田欲弃江湖去。”清赵翼《邵松阿落一齿已而落处更生贺诗》:“童子行先尊胜队,孩儿兵压佽飞杰。”【词语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