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举案齐眉”。北周庾信《周赵国夫人纥豆陵氏墓志铭》:“举案外恭,停机下训,馨馥于兰,年华于蕣。”清赵翼《蔡节妇诗》:“举案风情三岁了,避人涕泪九泉知。”【词语举案】 汉语大词典:举案
《后汉书.崔骃列传》:“(窦)宪擅权骄恣,骃数谏之。及出击匈奴,道路愈多不法,骃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宪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骃高第,出为长岑长。骃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唐.李贤注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春秋时晋大夫,即胥臣,臼是他的食邑,故称臼季。官司空,又称司空季子,曾跟随晋公子重耳出奔)使(指奉命出使),过冀(春秋时小国名,后被晋所灭,今山西省河津县东北有冀亭
见“摧枯拉朽”。《三合会讨满清檄文》:“~,破釜沉舟。”【词语摧枯拉腐】 成语:摧枯拉腐汉语大词典:摧枯拉腐
源见“巫山云雨”。指男女欢会。宋黄庭坚《昼夜乐》词:“其奈冤家无定据,约云朝、又还雨暮。”宋 叶阊《摸鱼儿》词:“红裙溅水鸳鸯湿,几度云朝雨暮。”【词语云朝雨暮】 成语:云朝雨暮汉语大词典:云朝雨暮
同“郑侠图”。清李渔《意中缘.毒饵》:“呵冻自传蓬户影,也堪补入郑公图。”
《文选》卷三十四汉.枚叔(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溪,湍流溯波,又澹淡之,其根半死半生。……使琴挚斫斩以为琴。”汉.枚乘在《七发》中
《史记.李斯列传》:“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后以“土壤细流”比喻微小的事物。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民国各团体之组织》:“窃比附土壤细流之说,为略呈之。”其他
源见“蛮触交争”。比喻狭小之处,细微之事。多用于名利宦场。唐白居易《不如来饮酒》诗之七:“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宋陆游《吴歌》诗:“胜负两蜗角,荣枯一蚁窠。”
三国 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载:山涛(字巨源)将去选官,议以嵇康自代做选曹郎,康拒绝,说自己“不涉经学。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每常小便而忍不起……又纵逸来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