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声词。《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毛传:“丁丁,伐木声也。”后也用以形容雨声、乐器声、下棋声等。唐代元稹《景申秋》诗:“丁丁窗雨繁。”唐代许浑《听琵琶》诗:“紫檀红拨响丁丁。”宋代王禹偁《黄州
源见“挥戈回日”。喻指迟暮之年。清赵翼《晴岚以余六十枉诗称祝次韵奉答》之二:“年命鲁阳挥后日,功名邓禹笑中人。”
同“愚公移山”。唐林滋《望九华山》诗:“虚中始讶巨灵擘,陡处乍惊愚叟移。”
《左传.哀公元年》:“(少康)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成,方十里为一成;旅,五百人。夏朝时候,浇
省作“别有天”。另有一番境界。也形容艺术作品或自然风景引人入胜。唐代李白《山中问答》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窅( ㄧㄠˇ yǎo 咬):所见深远的样
《太平御览》卷五九七引《魏书》:“太祖(曹操)平邺,谓陈琳曰:‘君昔为本初(袁绍字)作檄书,但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乎?’琳谢曰:‘矢在弦上,不得不发。’”事已酿成,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后因用为其
《太平御览》卷七六九引《杜兰香别传》曰:“香降张硕,硕既成婚,香便去,绝不来。年余,硕船行,忽见香乘车于山际,硕不胜惊喜。遥往造香,见香悲喜,香亦有悦色。言语顷时,硕欲登其车,其婢举手排之,嶷然山立。
源见“同声相应”。比喻志趣相合。清李渔《蜃中楼.耳卜》:“我想世上的人,同声共气的也有,谁似我们两个德性、才华,不争分寸。”并列 形容志趣相投,关系亲密。清·李渔《怜香伴·狂喜》:“你如今只晓得~的快
源见“烹狗藏弓”。指功臣功成后被弃的怨恨。清龚鼎孳《满江红.拜于忠肃公墓》词:“弓鸟恨,须臾雪;徐 石辈,纷纭灭。”
同“鼎鼐调和”。唐权德舆《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北平王挽词》:“授律勋庸盛,居中鼎鼐和。”【词语鼎鼐和】 汉语大词典:鼎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