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

夷:旧指外族和外国。制:限制;抵制。 指利用外国人之间的矛盾,由外国人去抵制外国人。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少穆,又字元抚,晚年号俟(Sì四)村老人,侯官(今福建福州市)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授编修。道光十二年(1832年),调江苏巡抚。道光十七年(1837年),升湖广总督,明令禁止吸食鸦片烟。道光十八年(1838年),他上书道光皇帝,主张用严重刑法除去鸦片烟祸害。后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烟。道光十九年(1839年)三月,他到广州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协力查办鸦片烟走私活动,严令英、美烟贩缴出鸦片烟土二万多箱,约计二百三十七万多斤,在虎门(今广东珠江三角洲东南虎门村)当众销毁。他令水师提督整兵严备海防,并倡办义勇,屡次打败英军武装挑衅。这时调林则徐补任两广总督,府尹(掌一府的行政长官)曾望颜呈请停止与各外国通商,并禁止中国渔船出航。林则徐上奏条陈说:“停断英国商人贸易,世界其他国家因与英国争市场而会高兴,与世界其他各国贸易的兴盛,也可以抵销与英国的买卖。正可以利用外国人之间的矛盾,由外国人去抵制外国人。如果与世界各国都断绝通商,恐怕英国和世界各国联结成一气。况且广东民众以出海捕获鱼虾海产品为生,如果一概禁止中国渔船出海捕渔谋生,那时的形势也将使民众难以生活。”

【出典】:

清史稿》卷369《林则徐传》11491、11492页:“至是调补两广。府尹曾望颜请罢各国通商,禁渔船出洋。则徐疏(shū书,上奏条陈)言:‘自断英国贸易,他国喜,此盈彼绌,正可以夷制夷。如概与之绝,转恐联为一气。粤民以海为生,概禁出洋,其势不可终曰。’”

【例句】:

鲁迅《伪自由书·以夷制夷》:“我还记得,当去年中国有许多人,一味哭诉国联的时候,日本的报纸上往往加以讥笑,说这是中国祖传的‘以夷制夷’的老手段。” 成仿吾《长征回忆录·八》:“他们的‘罪名’,有的是不肯执行国民党反动派‘以夷制夷’的反动政策,……这是国民党统治少数民族的一种毒辣手段。”


偏正 原指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以制止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后亦指利用某些外国势力来抵制另一些外国势力的侵略。鲁迅《伪自由书·“以夷制夷”》:“我还记得,当去年中国有许多人,一味哭诉国联的时候,日本的报纸上往往加以讥笑,说这是中国祖传的‘~’的老手段。”△用于对付外族或外国的侵略方面。→以夷伐夷。也作“以夷攻夷②”。


【词语以夷制夷】  成语:以夷制夷汉语词典:以夷制夷

猜你喜欢

  • 八叉手

    源见“叉手吟”。形容才思敏捷。元方回《八月二十四日宾旸华父同登秀亭》诗:“我有平生八叉手,兴来举酒尚洋洋。”【词语八叉手】  成语:八叉手

  • 丽明

    《易.睽》:“说而丽乎明。”后以“丽明”指附丽于人之明德。刘师培《〈骈文读本〉序》:“不知说而丽明,物睽斯类,明不可息,冥升奚贞?”【词语丽明】   汉语大词典:丽明

  •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

    君子从事脑力劳动,小人从事体力劳动。 这是古代儒家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传统观念。语出《左传.襄公九年》:“知武子曰:‘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国语.鲁语下》:“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

  • 废蓼

    同“废蓼莪诗”。清顾炎武《梓潼篇赠李中孚》诗:“尸饔常并日,废蓼拟填沟。”

  • 击钵催诗

    《南史.王僧儒传》记载: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常夜集学士,刻烛作诗。刻一寸限成四韵。萧文琰说:“顿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乃与丘令楷江洪等共打铜钵立韵,击钵音止,诗即成。后因以“击钵赋诗”或“击钵

  • 煎凤觜

    源见“续弦胶”。谓制续弦胶。觜,“嘴”的古字。喻延续已经中断的事物。宋杨万里《送子上递赴郴州》诗:“韩 秦妙语久绝弦,谁煎凤觜续此篇?”

  • 景公钟

    参见:景钟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蜡炬:蜡烛。 春蚕吐丝到死才会休止,蜡泪烧干了才肯化为灰烬。 原比喻恋人别后相思之苦。 后也比喻人们为着某种理想而执着地追求,至死不渝。语出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飞凫贤令尹

    同“飞舄王乔”。宋晁补之《江神子.亳社观梅呈范守秦令》词:“赖有飞凫贤令尹,同我过,小横塘。”

  • 浪子宰相

    徽宗时,浪子李邦彦做宰相事。李邦彦(?-1130年)宋怀州(治今河南沁阳)人,字士美。出身市井,风流俊爽,好踢球赏花,常作秽亵词曲。自言要赏尽天下花,踢尽天下球,做尽天下官,自号“李浪子”。宋徽宗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