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貌:相貌。子羽:澹台灭明,字子羽,春秋时人,孔子弟子。相貌丑陋,但品行端正。 只根据外貌来判断人的好坏,对澹台灭明这样的人,就判断错了。 表示看人不能仅看他的外貌。语出《史记.孔子弟子列传》:“孔子闻之曰:‘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旧唐书.封常清传》:“公若方圆取人,则士大夫所望;若以貌取人,恐失之子羽矣。”张恨水《八十一梦.四十八梦》:“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我不敢说能免此。”


其他 鲁国人澹台灭明,字子羽。开始时,孔子嫌他面貌丑陋,不愿收他为学生。勉强收了以后,发现他德行很好,于是感慨地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语见《大戴礼记·五帝德》。《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也有此语。而《韩非子·显学》云:“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其说异于《大戴礼记》、《史记》。后以“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说明用外貌来衡量、判断人的好坏是肤浅的、错误的。△贬义。用于判断或录用人方面。→以毛相马 ↔量才取用 量才录用。也省作“以貌取人”,也作“以容取人”。


猜你喜欢

  • 抓周

    见“试儿”条。【词语抓周】   汉语大词典:抓周

  • 松公

    源见“丁松入梦”。指松树。唐杜牧《朱坡》诗:“偃蹇松公老,森严竹阵齐。”【词语松公】   汉语大词典:松公

  • 梅信

    同“梅花信”。宋唐庚《次韵行父冬日旅舍》:“异乡梅信远,谁寄一枝春?”【词语梅信】   汉语大词典:梅信

  • 弥天对

    南朝 梁慧皎《高僧传.道安》:“时襄阳习凿齿锋辩天逸,笼罩当时……及闻安至即往修造。即坐,称言:‘四海习凿齿。’安曰:‘弥天释道安。’时人以为名答。”后因以“弥天对”谓与高僧和洽相处。唐高適《同马太守

  • 目不窥园

    《史记.儒林列传.董仲舒》:“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汉书.董仲舒传》“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 长门

    源见“长门赋”。指失宠女子居住的寂寥凄清的宫院。唐杜牧《长安夜月》诗:“独有长门里,蛾眉对晓晴。”亦泛指冷落之处。宋李清照《小重山》词:“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词语长门】   汉语大

  • 三遗矢

    源见“廉颇善饭”。形容年老体衰。清赵翼《哭果毅阿公病殁于军》诗:“可怜病到三遗矢,犹自身冲百战场。”【词语三遗矢】   汉语大词典:三遗矢

  • 共被眠

    同“共被同寝”。唐卢纶《送马尚书郎君侍从归觐太原》诗:“遥想称觞后,唯当共被眠。”

  • 奉倩神伤

    同“荀令伤神”。清纳兰性德《眼儿媚.中元夜有感》词:“欲知奉倩神伤极,凭诉与秋檠。”周亮《悼程蕴秀女士并慰陈西溪先生》诗:“休教奉倩神伤尽,好为宗邦护妙才。”连动 丧失妻子。晋·孙盛《晋阳秋·武帝》:

  • 如山铁案

    见“铁案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