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匈奴未灭

匈奴未灭

匈奴:古代中国北方民族之一。 意谓外患尚未平息。语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宋.柳开《上皇帝陈情书》:“且四海之内,万物皆宁,唯有幽州未归,匈奴未灭。”李任夫《袁吴其人及其诗》(《长江日报》1993年8月10日):“吴佩孚失败入川以后,曾赋诗言志。诗云:‘匈奴未灭家何在?望断秋风白帝城。’除了感叹自己身世之外,还表示了他的匈奴未灭之志。事实告诉我们,当他辗转回到北京之后,当时日本想利用他的大旗,终为吴所坚决拒绝。他不作汉奸,这与袁世凯甘心卖国是迥然不同的。”


猜你喜欢

  • 示天壤

    《庄子.应帝王》:“(列子)又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全然有生矣!吾见其杜权矣。’列子入,以告壶子。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天壤,名实不入,而机发于踵。是殆见吾善者机也。

  • 颠毛

    同“颠毛种种”。清钱谦益《父应宸先赠文林郎广东惠州府海丰县知县加赠承德郎南京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制》:“恋祖于羁贯之年,殉父于颠毛之日。”【词语颠毛】   汉语大词典:颠毛

  • 双鲤音

    同“双鲤鱼”。明陈汝元《金莲记.归田》:“自怜,双鲤音无见,离恨难传,知甚日大刀环。”

  • 王祐三槐

    王旦之父王祐在庭前手植三棵槐树,以示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比喻对子孙的厚望和信赖。王旦(957-1017年)字子明,大名莘县(在今山东境)人,宋太宗太平兴国进士。其父王祐为尚书兵部侍郎,在汉、周之际以文章

  • 孔壁遗经

    同“孔壁遗文”。明陈子龙《寿梁溪封太史马公》诗:“曾收孔壁遗经在,新锡龙门世史名。”【典源】《汉书·鲁恭王传》:“恭王初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

  • 茅焦之谏

    《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茅焦说秦王曰:‘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背)秦也。’秦王乃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又汉刘向《说苑.正谏》载:秦始皇母后私通嫪毐,

  • 爨犀

    源见“犀照牛渚”。燃犀角之火,喻洞察奸邪。唐杜甫《覆舟》诗之二:“徒闻斩蛟剑,无复爨犀船。”【词语爨犀】   汉语大词典:爨犀

  • 衔璧

    《左传.僖公六年》:“冬,蔡穆侯将许僖公以见楚子于武城。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楚子,楚成王。武城,春秋楚地名,在今河南南阳市北。许男,许国国君,许国封男爵,故称。衔璧,古代人死口含珠玉,此

  • 衢室之问与明台之议

    《管子.桓公问》:“黄帝立明台之议者(明台,传说中黄帝听政之所),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下听于人也。”明台,是传说中黄帝听政之所,主要是征求贤达者的意见。衢室,原指修筑于通衢大道旁之室,为了便于倾

  • 乱点鸳鸯谱

    明代冯梦龙小说《醒世恒言》里,有《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为题的一篇。我国古代早有以鸳鸯喻指夫妻的习俗,鸳鸯谱则是婚姻簿。乔太守断案,不做实事求是的调查,而且发现自己错了还将错就错,把两对夫妻交互匹配,堪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