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卷一引晋葛洪《神仙传.老子》:“老子有客徐甲,少赁于老子,约日雇百钱,计欠甲七百二十万钱。甲见老子出关游行,速索偿不可得,乃倩人作辞,诣关令,以言老子。而为作辞者亦不知甲已随老子二百余年矣
源见“羿射九日”。借指为民除去祸害。清顾炎武《书女娲庙》诗:“弯弓不射九日落,苍苍列象生毛羽。”
源见“曲高和寡”。指高雅的作品。唐刘禹锡《和浙西李大夫霜夜对月》诗:“一奏荆人《白雪歌》,如闻洛客扶风坞。”
同“蜗角斗争”。《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宋礼立褭蹄之约,希蜗角之争。”见“蜗角斗争”。【词语蜗角之争】 成语:蜗角之争汉语大词典:蜗角之争
源见“文翁化俗”。称美赴蜀任职的地方官。明何景明《送盛斯征巡抚四川》诗:“征南诸亮筹先定,化蜀文翁事更宜。”
天生下老百姓就有七情六欲,如果没有君主,就会产生动乱。语出《书.仲虺之诰》:“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资治通鉴.唐纪.肃宗乾元元年》:“臣光曰:‘夫民生有欲,无主则乱。是故圣人制礼以治之。’”
八音:古指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乐器的声音。克:能。夺:失去。伦:次序。 八类乐器的声音能够调和,不使它们乱了次序,那么神和人都因此而和谐。 意谓乐音和谐,可以陶冶性情。语出《书.舜典
《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朱熹集传:“式,发语辞,微,犹衰也。”《诗序》:“《式微》,黎侯寓于卫,其臣劝以归也。”郑笺:“
同“高唐梦”。《西湖二集.天台匠误招乐趣》:“专一与文人才子私通,把一座咸宜观竟改做了高唐云雨之观。”
同“席地幕天”。宋苏轼《浣溪沙》词:“徐邈能中酒圣贤,刘伶席地幕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