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圯桥进履

圯桥进履

圯(yí一):桥。此典指张良将老人掉在桥下的鞋子拾起来,给老人穿上。后以此典表示尊老受教。张良(?——前189年),字子房,相传为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人,祖先五代为韩国相,秦国灭韩国后,张良结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谋刺秦始皇未成。他逃到下邳(pī丕,今江苏睢宁北),张良闲暇无事时,曾经随意散步在下邳桥上,有一位老人,身穿粗布短衣,走到张良面前,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就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子拾起来!”张良感到惊讶,想打他一顿,因为见他年老,勉强忍住气,到桥下把鞋子拾起来。老人说:“给我穿上!”张良既已给他拾来鞋子,便跪下给他穿鞋。老人把脚伸出让他穿上,便笑着走了。此典又作“张良进履”、“黄石履”、“堕屦”、“跪履”、“子房鞋”、“取履”、“进履圯桥”、“子房进履”。

【出典】:

史记》卷55《留侯世家》2034、2035页:“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yí,一,桥)上,有一老父,衣褐(hè和,粗布短衣),至良所,直堕(duò惰,掉落)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rú,小孩)子,下取履!’良鄂(通“愕”,惊讶)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

【例句】:

北周·庾信《张良遇黄石公赞》:“张良取履,跪受无辞。兵书一卷,长者三期。” 唐·刘禹锡《游桃源》:“黄石履看堕,洪崖肩可拍。” 唐·杜牧《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迹留伤堕屦,恩在乐衔环。” 宋·苏轼《和致仕张郎中春昼》:“跪履数从圯下老,逸书闲问济南生。” 元·马致远《拨不断》:“子房鞋,买臣柴,屠沽乞食为僚宰,版筑躬耕有将才。” 元·揭傒斯《写兴寿吴大宗师》之一:“子房遇黄石,取履非所艰。” 元·周德清《一枝花·遗张伯元》:“大胸襟进履圯桥,壮游玩乘槎大海。” 元·无名氏《诸葛亮博望烧屯》:“能可学韩信般乞食,你也枉了似子龙进履。” 清·朱彝尊《彭城道中咏古》之二:“博浪飞椎石,圯桥进履年。”


【典源】《史记· 留侯世家》:“ (张)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 (yi) 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汉书·张良传》亦载。

【今译】 秦末张良 (字子房) 曾在下邳桥上闲游,有一老翁,平常人装束,走到张良旁,将自己的鞋掉到桥下,对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取鞋!”张良很惊讶,想打这老人,因为看他年老,强自忍住,下去为他取鞋。老翁又说:“给我穿上!”良已经为他取鞋,就又跪下为他穿好。老翁伸足穿上鞋后,笑着去了。这老翁就是黄石公,后传给张良兵法。参见《黄石传书》。

【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尊老受教; 或形容贤人志士尚未得志显达。

【典形】 堕屦、跪履、黄石履、进履圯桥、取履、圯桥进履、圯上履、张良取履、子房进履、子房鞋、圯桥屦、圯桥取履、圯桥履坠,圯上逢黄石。

【示例】

〔堕屦〕 唐·杜牧《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迹留伤堕屦,恩在乐衔环。”

〔跪履〕 宋·苏轼《和致仕张郎中春昼》:“跪履数从圯下老,逸书闲问济南生。”

〔黄石履〕 唐·刘禹锡《游桃源》:“黄石履看堕,洪厓肩可拍。”

〔进履圯桥〕 元·周德清《一枝花·遗张伯元》:“大胸襟进履圯桥,壮游玩乘槎大海。”

〔取履〕 元·揭傒斯《写兴寿吴大宗师》之一:“子房遇黄石,取履非所艰。”

〔圯桥进履〕 清·朱彝尊《彭城道中咏古》之二:“博浪飞椎后,圯桥进履年。”

(张良取履) 北周·庾信《张良遇黄石公赞》:“张良取履,跪受无辞。兵书一卷,长者三期。”

〔子房进履〕 元·无名氏《诸葛亮博望烧屯》:“能可学韩信般乞食,你也枉了似子房般进履。”

〔子房鞋〕元·马致远《拨不断》:“子房鞋,买臣柴,屠沽乞食为僚宰,版筑躬耕有将才。”


猜你喜欢

  • 挥日

    同“挥戈回日”。唐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酣战仍挥日,降妖亦斗霆。”【词语挥日】   汉语大词典:挥日

  • 羲和驱日月

    同“羲和驭日”。唐韩愈《秋怀诗》之一:“羲和驱日月,疾急不可恃。”

  • 终贾之俦

    源见“终军弃?”。又《汉书.贾谊传》载:贾谊少年早成,“文帝召以为博士”。因以“终贾之俦”泛指少年有才之人。《晋书.潘岳传》:“岳少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奇童,谓终 贾之俦也。”

  • 豹变

    源见“变豹”。谓如豹文那样发生显著变化。比喻人的行为变好或势位显贵。《三国志.蜀后主传》:“不惮屈身委命,以爱民全国为贵,降心回虑,应机豹变,履信思顺,以享左右无疆之休。”南朝 梁 刘孝标《辨命论》:

  • 黄霸清声

    源见“黄霸治郡”。称颂地方官治理有方,政绩卓著。唐 路贯《和元常侍除浙东留题》:“谢安致理逾三载,黄霸清声彻九重。”

  • 回头是岸

    佛教谓人只要觉悟,便能登上彼岸,获得超度。后亦多比喻悔过自新。元代无名氏《来生债》:“兀那世间的人,那贪财好贿,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何不早结善缘也。”见“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元·刘君锡《来生债》1折

  • 苏门啸

    《艺文类聚》卷四四引《孙登别传》:“孙登,字公和,汲郡人,清静无为,好读《易》弹琴,颓然自得。观其风神,若游六合之外者。当魏末,居北山中,以石窟为宇,编草自覆,阮嗣宗(阮籍)见登,被发端坐岩下,遥见鼓

  • 垂天鹏

    源见“鲲鹏展翅”。有翅垂天一跃九万里的大鹏。唐皮日休《奉和鲁望早秋吴体次韵》:“安得瑶池饮残酒,半醉骑下垂天鹏。”

  • 师资

    《老子》:“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也;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也。”后因以“师资”指教师或师生。《穀梁传.僖公三十二年》“晋侯 重耳卒”晋范宁注:“此盖《春秋》之本旨,师资辩说日用之常义。”杨士勋疏:“师者教人

  • 木兰征戍女

    《乐府诗集》卷二十五《梁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古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