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士师三黜

士师三黜

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法官),三黜(罢免)。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离)父母之邦!”

按“正道”办事,总免不了遭罢黜,这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但象柳下惠这样的正直之士却宁肯屡遭罢黜也不同流合污。故后常以“士师三黜”或“三黜”作为贤臣因遭排斥而去职的典故。

唐.刘禹锡诗《再授连州至衡阳柳柳州赠别》:“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渐柳士师。”


猜你喜欢

  •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汉王充《论衡.道虚》:“儒书言,淮南王(刘安)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此言仙药有

  • 憗遗

    源见“不憗遗”。特指前代留下的元老。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乘之周麾,遍劳憗遗。”

  • 招士之隗

    源见“黄金台”。指礼聘贤才的信号。明 吾丘瑞《运甓记.帅阃宾贤》:“大人今日此举,正是九九见收,以逵为招士之隗。”

  • 梅尉市

    源见“吴门隐”。指梅福弃官隐居之地。清尤侗《苏幕遮.徐石兄卜居徐庄》词:“郑公乡,梅尉市,安石墩头,王 谢争端起。”

  • 吐哺握发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周公旦之子)于鲁,周公诫之曰:‘……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指吃饭时吐出口中的食物,沐浴时握发而出,用以形容礼贤下士,热心接待来客),犹恐失

  • 一目数行

    同“一目十行”。《西湖二集.商文毅决胜擒满四》:“〔商辂〕后来渐渐长大,读书识字,便出口成章,一目数行,下笔磊磊惊人。”清钮琇《觚賸续编.英豪举动》:“熊公 廷弼当督学江南时,试卷皆亲自批阅。阅则连长

  • 披雾

    源见“披云雾见青霄”。指识鉴不凡。唐王维《游悟真寺》诗:“望云思圣主,披雾忆群贤。”也指识鉴不凡的人。宋李纲《辞免领开封府事表》:“去魑魅之域而已幸于赐环,簉云龙之廷而方期于披雾。”【词语披雾】   

  • 玉燕

    同“玉燕钗”。唐孟郊《悼亡》诗:“泉下双龙无再期,金蚕玉燕空销化。”【词语玉燕】   汉语大词典:玉燕

  • 久假不归

    《孟子.尽心上》:“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孟子认为,尧舜是本着天性自然施行仁义的,商汤和周武王是修身养性勉力施行仁义的,至于五霸,只是假借仁义作幌子,以

  • 下蔡倾

    同“下蔡迷”。唐韩偓《偶见》诗:“千金莫惜旱莲生,一笑从教下蔡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