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尽信书不如无书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武成》是《尚书》中《周书》的篇名。《尚书》又称《书经》或《书》。《尚书》相传为记载虞、夏、商、周四代典章文献的汇编,其中《秦誓》至《秦誓》三十二篇称为《周书》),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漂杵也!’”

孟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完全信书,还不如没有书,书籍中的思想内容不一定全是正确的,如果不加分析地一概全信,那就会上当,以至自己也免不了发生谬误。孟子接着举例说,他对于《周书.武成》这篇文字,只不过取其两三页可靠而合理的东西罢了。至于说到武王伐纣时“血流漂杵”的记载,孟子是不以为然的。他认为,既然武王是以有道伐无道,怎么会杀那么多的人呢?

孟子不迷信书的意见本来是正确的,但是他在举例说明这个问题的时候,却把《武成》的意思给误解了。其本来的意思是说,纣王的部下因争权夺利而自相残杀,并不是说武王杀人过多。孟子为了宣扬“仁者无敌于天下”这一点,竟至发生了一点误会。何况说即使是正义的战争,双方作战也免不了巨大的牺牲呢!

后因以“尽信书不如无书”用为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的典故。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汉章帝》:“有虞氏五载一巡守,岁不给于道途,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


主谓如完全相信依赖《书经》还不如没有《书经》。比喻不要过分迷信、拘守于书本条条框框。语本《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宋·陆九渊《政之宽猛孰先论》:“呜呼,~。”△多用于写人做学问,办事情不要拘泥于书本。→活学活用 ↔食古不化


【词语尽信书不如无书】  成语:尽信书不如无书汉语词典:尽信书不如无书

猜你喜欢

  • 辨日炎凉

    《列子.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

  • 踊屦

    《左传.昭公三年》:“公(齐景公)问曰:‘子(晏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于是景公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贵屦贱。’”踊,古代受刖刑的人所穿的一种特制

  • 唐衢喜哭

    同“唐衢痛哭”。宋刘克庄《水龙吟》词:“宋玉多悲,唐衢喜哭,好闲烦恼。”

  • 留髡

    《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公元前三四九年,楚军入侵齐国。齐威王派名士淳于髡,

  • 少女风

    《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时天旱,倪(清河倪太守)问辂雨期,辂曰:‘今夕当雨。’……于是倪盛修主人礼,共为欢乐。”裴松之注引《辂别传》:“至日向暮,了无云气,众人并嗤辂。辂言:‘树上已有少女微风,树

  • 舟壑

    源见“藏舟去壑”。比喻世事。南朝 梁沈约《长歌行》:“连连舟壑改,微微市朝变。”【词语舟壑】   汉语大词典:舟壑

  • 走丸逆坂

    源见“走丸”。喻所求与所行相悖,难以如愿。《旧唐书.李密传》:“芳饵之下,必有悬鱼。惜其重赏,求人死力,走丸逆坂,匹此非难。凡百骁雄,谁不仇怨?”【词语走丸逆坂】  成语:走丸逆坂汉语大词典:走丸逆坂

  • 焚坑

    同“焚书坑儒”。清李渔《奈何天.软诓》:“避秦翻恐被秦收,那焚坑法网难轻漏。”【词语焚坑】   汉语大词典:焚坑

  • 鱼须笏

    《礼记.玉藻》:“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以。”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崔云:用文竹及鱼斑也。……须音班。”“须”,为“颁”之讹,“颁”通“斑”。周朝时大夫之笏以有斑纹

  • 子房椎

    同“博浪椎”。喻指强大的攻击。清李渔《玉搔头.弄兵》:“宝盖笼头,不怕子房椎,自天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