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巫山神女

巫山神女

源见“巫山云雨”。指楚怀王梦遇的巫山之女。宋 陈德武《清平乐.咏雨》:“经旬一见通宵,悦如身在蓝桥。记与巫山神女,不禁暮暮朝朝。”


【典源】《文选·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cui) 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注引 《襄阳耆旧传》曰:“赤帝女曰姚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故曰巫山之女。楚怀王游于高唐,昼寝,梦见与神遇,自称是巫山之女,王因幸之。遂为置观于巫山之南,号为朝云。”《文选·宋玉〈神女赋〉序》:“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王异之。”

【今译】 战国时楚襄王与宋玉至云梦游玩,远望高唐之观,见上面有云气飘拂,变化无穷。襄王问宋玉:“这是什么云?”宋玉答:“这就叫朝云啊。”王又问:“什么是朝云呢?”宋玉说:“从前先王(怀王) 曾游高唐,白天困倦睡觉,梦见一位妇人,容貌如西施一般艳丽,对他说:‘我是天帝的小女儿,名叫瑶(姚) 姬。未嫁而亡,葬在巫山之南,精魂依俯草木,称我为巫山之女,高唐之客。听说大王来游高唐,愿与王同寝。’于是先王与之欢好。神女临去时说:‘我就在巫山之南,高丘之巅,早晨为朝云,傍晚为行雨,朝朝暮暮,都在阳台之下。’第二天早晨去看,果然如此,因此为之立庙,庙名朝云。”楚襄王当夜也梦见此神女,容貌异常美丽,襄王很是惊奇。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男女之间艳情事; 或用以咏女子容态; 也用以咏自然界雨云、巫峡风物等。

【典形】 楚梦、楚台、楚襄恨、楚襄游楚、楚雨、楚云、楚云巫雨、断雨残云、高唐神女、高唐雨、荐梦、荆台、荆王梦、荆王神女、梦高唐、梦神女、梦瑶姬、梦雨、梦云、暮暮朝朝、暮洒朝行、暮为行雨、暮雨、神女、神女赋、神女雨、为雨为云、为云女、为云为雨、巫山暮、巫山神女、巫山枕、巫峡梦、巫峡仙妃、巫雨、巫云、巫云蜀雨、峡雨、峡云、峡云巫雨、仙云、襄王春梦、行雨、行云、阳台、阳台暮雨、阳台神女、阳台一片云、阳云台、瑶姬、郢梦、雨梦、雨期云约、雨润云温、雨云、雨沾云惹、云飘雨送、云情、云雨、云雨梦、云雨巫山、朝暮雨、朝云、朝云暮雨、朝朝暮暮、襄王梦、痴云腻雨、雨困云残、握雨携云、尤云殢雨、雨香云迹、云娇雨怯、雨窟云巢、欢云娱雨、雨席云床、拭雨沾云、云情雨情、论云说雨、殢雨尤云、南云绕云梦、荒淫归楚襄、荐梦无云雨、巫阳云雨仙、无梦到阳台、襄王云雨、暮雨朝云、腻雨娇云、楚峡云归、楚天朝雨、楚王惊梦、楚王神女、楚山云雨、朝暮云雨、淡云轻雨、断云零雨、断云残雨、晚云朝雨、梦落巫山、梦环巫峡、梦识阳台、除却巫山、荆台暮雨、怯雨羞云、来云去雨、雨魄云魂、雨暮云朝、雨暗阳台、雨歇巫娥、雨酡云醉、雨散云收、雨约云期、灵雨灵云、丽赋朝云、巫娥含雨、巫岭荆台、巫阳归梦、巫阳云气、巫山云雨、阳台梦云、阳台云雨、兴寻巫峡、问云楚女、行雨行云、行云带雨、汉上行云、云藏巫峡、云朝雨暮、云容雨态、云雨阳台、云交雨合、云归楚峡、云飞雨散、瑶姬梦、梦台云、楚水梦、赋行云、寄朝云、梦襄王、梦阳台、高唐梦、高唐云、神女梦、神女云、巫山雨、巫山女、巫山云、阳台梦、阳台雨、阳台云、阳台女。

【示例】

〔楚梦〕 宋·刘筠《槿花》:“吴宫何薄命,楚梦不终朝。”

〔楚襄恨〕 唐·孟郊《巫山高》:“千戴楚襄恨,遗文宋玉言。”

〔楚襄游梦〕 北齐·魏收 《美女篇》:“楚襄游梦去,陈思朝洛归。”

〔楚雨〕 唐·李商隐《梓州罢吟寄同舍》:“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滨多病竟无憀。”

〔楚云〕 宋·丁谓《代意》:“袂带珊瑚佩解琼,楚云无定好伤情。”

〔楚云巫雨〕 宋·贺铸《南柯子·别思》:“河阳新鬓尽禁秋,萧散楚云巫雨此生休。”

〔断雨残云〕 宋·毛滂《惜分飞》:“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

〔高唐神女〕 唐·张祜《陪杭州郡使宴西湖亭》:“归去不须愁暮雨,高唐神女属仙坛。”

〔高唐雨〕 宋·黄庭坚《蓦山溪》:“别时襟,余点点,疑是高唐雨。”

〔荐梦〕 唐·杜牧《为人题赠》:“凝魂空荐梦,低珥悔听琴。”

〔荆台〕 北周·庾信《周安昌公夫人郑氏墓志铭》:“洛滨无月,荆台失云,鸟悲伤听,松声怆闻。”

〔荆王梦〕 唐·张祜《送李兵曹归蜀》:“萧萧暮雨荆王梦,漠漠青烟蜀帝魂。”

〔荆王神女〕 隋·辛德源《东飞伯劳歌》:“合欢芳树连理枝,荆王神女乍相随。”

〔梦高唐〕 宋·周邦彦《氐州第一》:“欲梦高唐,未成眠,霜空已晓。”

〔梦神女〕 唐·孟郊《巫山曲》:“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梦瑶姬〕 五代·李珣《巫山一段云》:“楚王曾此梦瑶姬,一梦杳无期。”

〔梦雨〕 宋·杨亿《无题》:“才断歌云成梦雨,斗回笑电作嗔霆。”

〔梦云〕 宋·吴文英《玉漏迟》:“从间阻。梦云无准,鬓霜如许。”

〔暮暮朝朝〕 元·张雨《早春怨·拟白石》:“空山暮暮朝朝,到此际无魂可消。”

〔暮洒朝行〕 唐·罗隐《巫山高》:“暮洒朝行何所之,江边日月情无尽。”

〔暮为行雨〕 宋·聂冠卿《多雨·李良定席上赋》:“有飘若惊鸿体态,暮为行雨标格。”

〔神女〕 唐·李商隐《无题》之二:“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神女赋〕 金·元好问 《满江红》:“入梦终疑神女赋,写情除有文通笔。”

〔神女雨〕 唐·杜甫《天池》之二:“飘零神女雨,断续楚王风。”

〔为雨为云〕 唐·薛涛 《谒巫山庙》:“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为云女〕 五代·毛熙震《南歌子》之二:“暗想为云女,应怜傅粉郎。”

〔为云为雨〕 唐·刘庭芝《公子行》:“倾国倾城汉武帝,为云为雨楚襄王。”

〔巫山暮〕 唐·杜甫《雨》:“直觉巫山暮,兼催宋玉悲。”

〔巫山神女〕 唐·孟浩然《送王七尉松滋》:“君不见巫山神女作行云,霏红沓翠晓氛氲。”

〔巫山枕〕 南朝梁·沈约《梦见美人》:“既荐巫山枕,又奉齐眉食。”

〔巫峡梦〕五代·李珣《浣溪沙》:“早为不逢巫峡梦,那堪虚度锦江春。”

〔巫雨〕 明·陈子龙《杨伯祥太史奉使册封蜀藩》:“自解江皋佩,还成巫雨篇。”

〔巫云〕 明·徐渭《唐伯虎画崔氏像》:“巫云已散当年梦,吴粉空传半面春。”

〔巫云蜀雨〕 唐·李贺《湘妃》:“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峡雨〕 宋·杨亿《再赋》:“巴天迷峡雨,楚泽映江枫。”

〔峡云〕 唐·李商隐《离思》:“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

〔峡云巫雨〕 元·王燧《台城路·题楚江秋晓》:“梦泽风生,渚宫花落,收尽峡云巫雨。”

〔仙云〕 南朝陈·萧铨《巫山高》:“别有仙云起,时向楚王宫。”

〔襄王春梦〕 宋·晏几道 《玉楼春》:“朝云信断知何处,应作襄王春梦去。”

〔行雨〕 南朝梁·江淹 《灵丘竹赋》:“况有朝云之馆,行雨之宫; 窗峥嵘而绿色,户踟蹰而临空。”

〔行云〕 唐·骆宾王 《扬州看竞渡序》:“能使洛川回雪,独美陈思; 巫岭行云,专称宋玉。”

〔阳台〕 南朝陈·江总《新宠美人》之一:“幽兰度曲不可终,阳台梦里自应通。”

〔阳台暮雨〕 宋·黄庭坚《题苏若兰》:“千诗织就回文锦,如此阳台暮雨何。”

〔阳台神女〕 宋·张元干《念奴娇·丁卯上巳燕集》:“宝靥罗衣应未有,许多阳台神女。”

〔阳台一片云〕 唐·骆宾王《忆蜀城佳人》:“莫怪尝有千行泪,只为阳台一片云。”

〔瑶姬〕 唐·杨炯《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巫山南眺,逢暮雨于瑶姬; 华岳西临,降明星于玉女。”

〔郢梦〕 宋·苏轼《太皇太后阁》之五:“不复巫阳占郢梦,空余仲御扣河章。”

〔雨梦〕 宋·贺铸《浣溪沙》:“欹枕有时成雨梦,隔帘无处说春心。”

〔雨期云约〕 宋·周密《大酺·春阴怀旧》:“最怜春梦弱,楚台远,空负雨期云约。”

〔雨润云温〕 宋·周邦彦《拜星月慢》:“自到瑶台畔,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

〔雨云〕 清·王夫之《读甘蔗生遣兴诗》:“雨云有梦虚神女,香火无郎是小姑。”

〔雨沾云惹〕 唐·杜牧《羊栏浦夜陪宴会》:“弋槛营中夜未央,雨沾云惹侍、襄王。”

〔云飘雨送〕 唐·白居易《柘枝妓》:“看即曲终留不住,云飘雨送向阳台。”

〔云雨〕 唐·崔融 《嵩山启母庙碑》:“梦台云雨,宋玉对而先惊。”

〔云雨梦〕 唐·温庭筠《经李处士杜城别业》:“不闲云雨梦,犹欲过高唐。”

〔云雨巫山〕 唐·李白《清平调》之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朝暮雨〕 明·计南阳 《玉楼春》:“君如南浦往来潮,妾似西陵朝暮雨。”

〔朝云〕 唐·李颀《古意》:“含笑竟不语,化作朝云飞。”

〔朝云暮雨〕 宋·陆游《三峡歌》之三:“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明月中。”

〔朝朝暮暮〕 宋·王安石《巫峡》:“朝朝暮暮空云雨,不尽襄王万古愁。”


【词语巫山神女】  成语:巫山神女汉语词典:巫山神女

猜你喜欢

  • 辽阳华表

    同“辽东华表”。明冯梦龙《洒雪堂.冥府怜情》:“衡阳官舍,离魂暗飞;辽阳华表,千年也归。”【词语辽阳华表】  成语:辽阳华表汉语大词典:辽阳华表

  • 化龙东骛

    源见“五马渡江”。指王室南奔,建立帝业。唐李善《上〈文选〉注表》:“长离北度,腾雅咏于圭阴;化龙东骛,煽风流于江左。”

  • 虱处裈中

    《晋书.阮籍传》:“独不见群虱之处裈(裈,音kūn,裤子)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指规矩法度)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处于裈中而不能出也。

  • 铜头铁额

    谓身体强壮,勇猛凶悍。唐司空图《灵台三官堂》: “铜头铁额,自刻角而摧牙。” ●《史记·五帝本纪》: “蚩尤最为暴,莫能伐。” 张守节正义引 《龙鱼河图》: “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

  • 谈天客

    源见“邹衍谈天”。指雄才善辩的人。清曾国藩《洲岷樵》诗:“因君寄语谈天客,狂夫小言或微中。”

  • 先声后实

    《史记.淮阴侯列传》:“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后因以“先声后实”谓声威在前,武力在后。《三国志.刘晔传》:“其威名足以先声后实,而服邻国也。”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兵贵先声后实,今谅祚势

  • 子晋鸾笙

    同“子乔笙鹤”。元丁鹤年《环翠楼歌》:“子晋鸾笙乘月过,王乔凫舄凌云还。”

  • 墙立观

    源见“壁上观”。谓置身事外、坐观胜负。《新唐书.李正己传》:“时回纥恃功横,诸军莫敢抗。正己欲以气折之,与大酋角逐。众士皆墙立观,约曰:‘后者批之。’”【词语墙立观】   汉语大词典:墙立观

  • 虞延纵囚

    《后汉书.虞延传》:“虞延字子大,陈留东昏人。建武初,仕执金吾府,除细阳令。每至岁时伏腊,辄休遣徒系,各使归家,并感其恩德,应期而还。有囚于家被病,自载诣狱,既至则死。延率掾(吏)殡于门外。百姓感悦之

  • 松列大夫

    同“大夫松”。宋晁补之《谒岱祠即事》诗:“松列大夫爵,骡识将军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