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平津馆

平津馆

平津:地名,在今河北盐山县南,是西汉丞相公孙弘的封地。汉武帝元朔年间,公孙弘取代薛泽任丞相。在这以前,汉朝一直从封侯者中选拔丞相,只有公孙弘丞相没有爵位。于是汉武帝发布诏书说:“我很赞赏古代圣君治国之道,广开门路,招纳各地人材。古代是根据人材的贤德和才能去授予不同的官位的,功劳大的人俸禄就多,道德高的人爵位就高,所以武功显著的人受重用,品行高尚的人受嘉奖。现把平津乡650户封丞相公孙弘,为平津侯。从此,开非列侯而为丞相者必封侯爵的惯例。后以“平津”为典,指代丞相;用“平津馆”或“平津邸”指代丞相府。

【出典】:

汉书》卷58《公孙弘传》2620、2621页:“元朔中,代薛泽为丞相。先是,汉常以列侯为丞相,唯弘无爵,上于是下诏曰:‘联嘉先圣之道,开广门路,宣招四方之士,盖古者任贤而序位,量能以授官,劳大者厥禄厚,德盛者获爵尊,故武功以显重,而文德以行褒。其以高成之平津乡户六百五十封丞相弘为平津侯。’其后以为故事,至丞相封,自弘始也。”

【例句】: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归平津之馆,时闻枥马之嘶;舍广城之传,裁见诸侯之官。” 南齐·陆韩卿《奉答内兄希叔》:“出入平津邸,一见孟尝君。” 唐·骆宾王《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御沟通太液,戚里对平津。” 唐·王维《别綦毋潜》:“诏刊延阁客,高议平津邸。” 唐·卢象《赠张均员外》:“出自平津邸,还为吏部郎。” 唐·储光羲《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之2:“出入平津邸,自言娇且艳。” 唐·韩翃《题苏许公林亭》:“平津东阁在,别是竹林期。” 唐·郎士元《题刘相公三湘图》:“今朝平津邸,兼得潇湘游。” 唐·刘禹锡《奉送浙西李仆射相公赴镇》:“自怜不识平津阁,遥望旌旗汝水头。” 唐·杜牧《寄崔均》:“缄书报子玉,为我谢平津。”


【词语平津馆】   汉语词典:平津馆

猜你喜欢

  • 惭卫蘧

    源见“蘧瑗知非”。指未能知时达变。宋苏轼《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答之》:“吾年凛凛今几馀,知非不去惭卫 蘧。”

  • 身无长物

    源见“平生无长物。谓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指随身没有带钱财或贵重物品。也形容很贫穷。”清 华伟生《开国奇冤.賸义》:“好在我身无长物,就带了那管秃笔,跑到了上海地方,东涂西抹,藉资糊口。”主谓 长物,指

  • 梁园霰

    同“梁园雪”。宋范成大《次韵陈仲思经属西峰观雪》:“那知梁园霰,飞入瑞露中。”

  • 弄獐书

    源见“弄獐”。借指写错别字的书信。常用于雅谑。宋苏轼《贺陈述古弟章生子》诗:“甚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獐书。”

  • 有舌

    源见“张仪舌”。指有善辩的口才。唐 温会《奉陪段相公晚夏登张仪楼》诗:“有舌嗟秦策,飞梁驾楚材。”

  • 岩耕

    源见“谷口子真”。指隐居。南朝 宋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空食疲廊肆,反税事岩耕。”宋梅尧臣《送吴季野移蜀》诗:“过都当有问,为语欲岩耕。”【词语岩耕】   汉语大词典:岩耕

  • 楚甸供王

    《左传.僖公四年》:齐桓公伐楚,管仲责楚使臣曰:“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仲父曰:‘必不得已,楚之菁茅不贡于天子三年矣,君不如举兵为天子伐楚。’

  • 瑚琏之珍

    同“瑚琏”。前蜀韦庄《又玄集序》:“沙之汰之,始辨辟寒之宝;载雕载琢,方成瑚琏之珍。”

  • 灭此朝食

    常用于形容斗志坚决,但略含计划不周之意。公元前589年,齐国先后攻打鲁、卫。鲁、卫求救于晋。晋以大将郤克率领诸侯联军向东进攻并在鞌(今山东济南市)与齐国进行了一场激战。由于齐国连胜鲁、卫,齐国国君齐顷

  • 飞鸿踏雪

    同“飞鸿留爪”。清袁枚《重过玉山感旧》诗:“飞鸿踏雪痕难觅,司马题桥梦未忘。”主谓 比喻往事所留下的痕迹。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以? 应似~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