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拔帜易帜

拔帜易帜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淮阴侯列传》载:公元前二〇四年,汉将韩信率军数万攻打赵国。赵王歇及主将陈余,聚兵二十万在井陉口迎战。离井陉口三十里处,韩信“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偏僻小路)革(音bì,依靠山的掩蔽)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败逃,这里是佯败),必空壁逐我,若(指二千军)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韩信命万人背水列阵,与赵军决战,赵军出击不能取胜,“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驱入赵壁,皆拔赵帜,立汉赤帜二千。”

后因常以“拔帜易帜”比喻取而代之,用“拔帜”比喻战胜。

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崛起异军,拔赵帜而树汉帜。”


连动 拔掉别人的旗子,换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萆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描写取代之语。也作“拔旗易帜”、“拔赵帜,树汉帜”、“拔赵帜,易汉帜”、“拔赵易汉”、“拔赵帜立赤帜”、“拔帜立帜”、“拔帜树帜”。


【词语拔帜易帜】  成语:拔帜易帜汉语词典:拔帜易帜

猜你喜欢

  • 子夏肥

    战国韩非《韩非子.喻老》:“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胖)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臞(消瘦

  • 心动风幡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慧能大师……寓止廊庑间,暮夜风飏刹幡,闻二僧对论,一云幡动,一云风动,往复酬答,曾未契理。师曰:‘直以风幡非动,动自心耳。’”风扬刹幡,其实是风也动,幡也动。二僧争论,

  • 潜移默化

    意谓人的思想、性格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逐步地在暗中起变化。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潜移暗化,自然似之。”后多作“潜移默化”。并列 不见痕迹,不闻声息地移易变化。形容人的思想、性格等在不知不觉

  • 包胥哭秦

    源见“哭秦庭”。指为除国难,满怀忠愤,向别方求援。明梁辰鱼《浣纱记.谈义》:“你当初入楚之时,又还记得夷其宗庙,残其丘垅,昭王出奔,包胥哭秦之事乎?”

  • 傫如丧狗

    源见“丧家之狗”。形容人失意而精神颓丧。汉 焦赣《易林.小过之归妹》:“失恃无友,嘉福出走,傫如丧狗。”【词语傫如丧狗】  成语:傫如丧狗汉语大词典:傫如丧狗

  • 报珠

    同“报恩珠”。唐杜甫《寄韦有夏郎中》诗:“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词语报珠】   汉语大词典:报珠

  • 添丁

    唐韩愈《寄卢仝》诗:“去年生儿名添丁,意令与国充耘耔。”唐卢仝生子,取名“添丁”,意为国家添一丁役,大文学家韩愈寄诗庆贺。后以“添丁”指生男孩。宋陆游《卧病杂题》诗之二:“身叨乡祭酒,孙为国添丁。”【

  • 一鹗书

    源见“荐鹗”。指推荐直士贤才的表章。宋曾巩《送李莘太傅》诗:“久待连城价,谁腾一鹗书?君王览豪俊,应复召严 徐。”【词语一鹗书】   汉语大词典:一鹗书

  • 姑苏麋鹿

    源见“鹿走姑苏台”。表示国家败亡,宫殿荒废。唐皮日休《馆娃宫怀古》诗:“姑苏麋鹿真闲事,须为当时一怆怀。”【词语姑苏麋鹿】   汉语大词典:姑苏麋鹿

  • 舜讴歌

    同“帝舜歌”。唐杜甫《怀锦水居止》诗之一:“军旅西征僻,风尘战伐多。犹闻蜀父老,不忘舜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