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向来不相识。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先生素昧平生,寒门不敢当此大礼。”又,第二十五回:“我为甚么把眼前姻缘,双手送给个萍水相逢素昧平生的张金凤。”述宾 从夹不相识,一向不了解。语本南朝宋
源见“马援据鞍”。表示老当益壮,思建功业。宋刘筠《旧将》诗:“秋来从猎长杨榭,瞿铄犹能一据鞍。”
在一般人中比较特出的人。《后汉书.刘盆子传》:“帝曰:‘卿所谓铁中铮铮、牖(庸)中佼佼者也。’”帝:指光武帝。佼佼:美好、特出。傭:通“庸”。偏正 佼佼,美好的样子。在常人之中显得较为特出。宋·无名氏
指秦始皇下令焚烧诗书、坑死儒生之事。后以此典比喻毁灭文化、迫害读书人的种种暴政。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即嬴政,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时,庄襄王死,立为秦王。秦王政九年(前238年)亲政后,
源见“攘羊”。指揭发父辈罪过。宋 刘兼《贻诸学童》诗:“攘羊告罪言何直,舐犊牵情理岂虚?”
同“伯牙绝弦”。唐白居易《哭崔常侍晦叔》诗:“惠死庄杜口,钟殁师废琴。”
同“凤女台”。南朝 宋鲍照《升天行》:“凤台无还驾,箫管有遗声。”唐黄滔《催妆》诗:“吹箫不是神仙曲,争引秦娥下凤台。”亦泛指华美的楼台。南朝 陈张正见《门有车马客行》:“舞袖飘金谷,歌声绕凤台。”【
芳兰是香草,但生长在门户当中,妨碍进出,也只得锄去。比喻一个人即使有才能,若是行为越规,于人有碍,也不会被饶赦。《三国志.蜀志.周群传》:“张裕亦晓占候,而天才过群,……先主常衔其不逊,……将诛之。诸
《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伶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人之职官也,敢
见“耳濡目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