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弇传》:“帝(光武帝刘秀)谓弇(音yǎn)曰:‘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又事尤相类也……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疏阔义)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说明一个人只要有坚强意志和决心,最后一定能够战胜困难,把事情做成功。后因以“有志者事竟成”用为有志向的人终能实现抱负的典故。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自古道:有志者事竟成。被他千思万想,想出一个计策来。”


主谓竟,终于。只要有志气,坚持不懈,事情最终会成功。叶永烈《是是非非“灰姑娘”》:“中国有句成语‘~’,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奋发图强,我们一定能够排除前进路上的千难万险!”△褒义。用于勉励人坚定志向、不懈努力,以取得成功。→有志不在年高 ↔有志难酬 有志无时 壮志未酬 也省作“有志竟成”。


解释竟:终于。指只要有志气,事情终究会成功。

出处后汉书·耿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耿弇(yǎn)是东汉名将,文武双全,跟随刘秀起兵,后来官至建威大将军。有一次,刘秀派耿弇攻打割据齐地的张步。耿弇审时度势,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先打易攻的大城临淄,而非坚固的小城。果然,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攻下了临淄,小城的守军也惊慌而逃。

随后,张步亲率二十万大军进行反攻,战斗异常激烈,耿弇大腿中箭,他用佩刀将箭杆截断,然后继续战斗。耿弇的部将陈俊建议暂时坚守不出,等待皇帝的援军。耿弇说:“皇上的车马即将到来,我们做臣子的理当杀牛设酒来款待百官,难道反而要把贼寇留给皇帝去收拾吗?”于是又率兵出战,从早晨一直血战到黄昏,大败张步,杀伤敌人无数,尸首把城中的沟壑都填满了。耿弇预计到了张步战败后退兵的计划,就先埋伏下两路人马,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张步果然来了,于是伏兵突然出击,将张步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狼狈而逃。

几天后,刘秀到达临淄,他亲自犒劳军队,对耿弇说:“以前韩信攻破下历城而开创了大业,而今将军攻克了祝阿而立功扬名,这两个地方都在齐地的西部,你们的功劳也足以相提并论。韩信袭击的是已经投降了的人,将军却是独立攻克强大的敌人,所以这次立功又比韩信立功更难。将军你以前给我提出过平定天下的大计,我却以为计划不周密难以完成,现在看来,真是有志气的人事情终究会成功啊。”耿弇随后又发动猛攻,同时又注意分化瓦解,招降纳叛,最终张步投降,齐地完全得到了平定。


【词语有志者事竟成】  成语:有志者事竟成汉语词典:有志者事竟成

猜你喜欢

  • 止谤莫如自修

    止:停止、平息。修:使完美。要消除毁谤,只有加强自身修养。指以实际行动制止谎言。王昶(事迹见前“顾名思义”条)写信告戒子侄们说:别人诋毁自己,应当考察自身,如果自己有可以让人诋毁的行为,那么他说的话就

  • 窦车骑

    《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传》附《窦宪传》:“宪惧诛,自求击匈奴以赎死。会南单于请兵北伐,乃拜宪车骑将军,金印紫绶,官属依司空,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发北军五校……及羌胡兵出塞。……与北单于战于嵇落山,大破

  • 呆霸王

    《红楼梦》第四回:“这薛公子的混名,人称他‘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个弄性尚气的人。”“呆霸王”即用来称愚蠢透顶而又横行霸道的人。

  • 银瓶绠绝

    同“银瓶已断丝绳汲”。宋陈恕可《水龙吟.白莲》词:“玉镜台空,银瓶绠绝,断魂何许?”

  • 从橐

    源见“簪橐”。谓负橐簪笔,以备顾问。亦指文学侍从之臣。宋刘克庄《凤凰阁》词:“浮荣菌蕣,选甚庶官从橐。”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四:“公登从橐,夫人尚无恙。”【词语从橐】   汉语大词典:从橐

  • 培塿无松柏

    培塿( ㄆㄡˇ ㄌㄡˇ pǒu lǒu ):小土丘。也写作“附娄”“部娄”。 小土丘上长不出松柏之类的大树。 原比喻小国不可与大国平行,寒门不能与高门联姻。 后也比喻凶顽之家不会有贤淑的子女。

  • 落茵堕溷

    源见“飘茵堕溷”。比喻人的好坏不同际遇。沈砺《无题》诗之二:“落茵堕溷岂由天,都任封姨作簸颠。”

  • 迁莺侣

    源见“出谷迁乔”。指同时登第的人。唐李商隐《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礼部魏公》诗:“朝满迁莺侣,门多吐凤才。”

  • 爱竹啸园

    源见“子猷惜此君”。咏竹的典故。唐李白《题金陵王处士水亭》诗:“好鹅寻道士,爱竹啸名园。”

  • 焚琴煮鹤

    同“烧琴煮鹤”。宋洪适《满江红》词:“吹竹弹丝谁不爱,焚琴煮鹤人何肯?”并列 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宋·洪迈《满江红》:“吹竹弹丝谁不爱,~人何肯?”△多用于人糟蹋好东西。→大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