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欲静而风不止

韩诗外传》卷九:“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

树想静下来,可是风一直吹个不停;儿子想赡养父母,但父母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以致不能长期尽孝心。流逝的岁月一去不复返,故去的亲人也不会再生。后以“树欲静而风不止”为客观事物的发展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典故。

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我们缓和一下,他进攻,那也好,我们取得主动。正像人民日报一篇社论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他要吹风嘛!他要吹几级台风。那末好,我们就搞‘防护林带’。”


其他 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不让它静止。比喻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发生矛盾。语出汉·韩婴《韩诗外传》卷9:“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张贤亮《土牢情话》3章:‘~’嘛,你们当中肯定会有人跳出来表演的。”△多用于表述客观事物的发展是不以人们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哲理。→事与愿违 大势所趋 ↔适可而止 恰如其分。也作“树欲静而风不宁”、“树欲静而风不停”、“树欲息而风不停”。


【词语树欲静而风不止】  成语:树欲静而风不止汉语词典:树欲静而风不止

猜你喜欢

  • 朔雁传书

    源见“雁足书”。指远方寄信。唐李商隐《离思》诗:“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 问扬雄字

    源见“载酒问奇字”。泛指向大师登门求教。清程先贞《寄顾亭林侨寓济南》诗:“欲问扬雄字,须登李白楼。”

  • 南鹞北鹰

    鹞、鹰:都是凶猛的鸟。比喻为人刚直严峻。典出晋崔洪事迹。崔洪事迹见“挽弩自射”条。洪为人严正,晋武帝司马炎时为御史治书。有个叫冯恢的,其父为弘农太守,欲将己爵位传其少子冯淑。其父死,冯恢回籍居丧,佯装

  • 无谓秦无人

    《左传.文公十三年》:“晋人患秦之用士会也(注:士会,春秋时晋国大夫。晋哀公死后,曾随先蔑使秦,迎立公子雍,因受到赵盾的排拒,于公元前六二〇年随先蔑投奔秦国),……乃使魏寿余伪以魏叛者,以诱士会(注:

  • 枭破镜

    比喻忘恩背义的恶人。传说枭是食母的恶鸟,破镜是食父的恶兽。《汉书.郊祀志上》,“祠黄帝,用一枭破镜。”唐代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枭,鸟名,食母。破镜,兽名,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亦作“枭

  • 脐灯

    同“董卓灯”。清陈豪《读三国志》诗之四:“一炷脐灯耀路衢,市儿沽酒亦欢呼。”

  • 荀香

    同“荀令香”。宋李莱老《青玉案.题草窗词卷》词:“枯叶分题觞咏处,荀香犹在,庾愁何许,云冷西湖赋。”清陈维崧《合欢带.为吴陵宫掌雷赋催妆词》词:“夹路如花还似露,戟门前步步荀香。”【词语荀香】   汉

  • 大同小异

    《庄子.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谓之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谓之大同异。”后以“大同小异”指事物大体相同略有差异。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宋云惠生使西域》:“西胡风俗,大同小异。”并列 大体一样,

  • 狎鸟无机

    源见“鸥鹭忘机”。谓除机心俗念,与大自然融和。唐灵一《题东若兰》诗:“闲云不系从舒卷,狎鸟无机任往来。”

  • 邯郸枕

    同“邯郸梦”。宋苏轼《送安节》诗:“一杯归诵此,万事邯郸枕。”【词语邯郸枕】   汉语大词典:邯郸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