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榆枋之见

榆枋之见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刃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后因以“榆枋之见”喻浅薄的见解。清 姜承烈《〈书影〉序》:“及从栎园先生游,始信人之才分相越,真非意量所及,愧予犹榆枋之见也。”


偏正 比喻浅薄无知的见解。语出《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清·姜承烈《〈书影〉序》:“及从栎园先生游,始信人之才分相越,真非意量所及,愧予犹~也。”△贬义。用于无知。常用于自谦。→卑之无甚高论 ↔独到之见 独具只眼 高才远识 高才卓识


【词语榆枋之见】  成语:榆枋之见汉语词典:榆枋之见

猜你喜欢

  • 灌口二郎

    《史记.河渠书》及《汉书.沟洫志》均载:战国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凿离堆,避沫水害,分岷江为内外二支,筑都江堰,大兴水利。又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载:传说李冰与次子在灌口(今四川 灌县)凿离堆时,有龙为

  • 崔卢

    《旧唐书.窦威传》:“高祖笑曰:‘比见关东人与崔、卢为婚,犹自矜伐,公代为帝戚,不亦贵乎!’”崔、卢本为山东士族大姓,后因以“崔卢”泛指豪门世族。宋苏轼《陈季常所畜朱陈村嫁娶图》诗:“闻道一村唯两姓,

  • 商山四公

    同“商山四皓”。汉荀悦《申鉴.杂言上》:“高祖虽能申威于秦 项,而屈于商山四公。”【词语商山四公】   汉语大词典:商山四公

  • 虫鹤

    同“虫沙猿鹤”。蛤笑《息争篇》:“呜呼!一军虫鹤,犹争傀首之雌雄;两戒河山,知是谁家之门户。”【词语虫鹤】   汉语大词典:虫鹤

  • 秦玉

    源见“乘鸾”。美称公主。唐郑愔《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诗:“公门袭汉环,主第称秦玉。”

  • 笑比黄河清

    宋.曾慥《类说》卷四八彭乘《墨客挥犀》:“(包拯)立朝刚毅,未尝有笑容,人谓包希仁笑比黄河清。”《宋史.包拯传》:“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黄河水浑浊,难得见

  • 门仞

    源见“夫子墙”。借指师门、学派。唐黄滔《蒋先辈启》之一:“滔自违门仞,寻达家山。拜慈亲而聚族生光,述弘造而一时泣下。盖以生平事业,出自宗师,岂惟特异之恩知,仍契非常之事分。”清陆以湉《冷庐杂识.朱笠亭

  • 漆园吏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 漆园吏。”后以“漆园吏”代称庄子。唐独孤及《得柳员外书代书戏答》诗:“说剑常宗漆园吏,戒严应笑棘门军。”宋梅尧臣《夏虫》诗:“寄言漆园吏,已知

  • 黄钟瓦缶

    源见“瓦釜雷鸣”。喻指艺术性较高和较低的文艺作品。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试诵我诗一篇或一联,以见黄钟瓦缶,声调同异,则工拙两存乎心,所论公平,靡不服矣。”并列 比喻艺术性高超和低劣的作品。明·谢榛

  • 豹隐南山雾

    源见“南山雾豹”。比喻隐居远害,洁身自好,潜心进德修业。宋黄庭坚《和范信中寓居崇宁遇雨》之一:“何时鲲化北溟波,好在豹隐南山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