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止谤莫如自修

止谤莫如自修

止:停止、平息。修:使完美。要消除毁谤,只有加强自身修养。指以实际行动制止谎言。王昶(事迹见前“顾名思义”条)写信告戒子侄们说:别人诋毁自己,应当考察自身,如果自己有可以让人诋毁的行为,那么他说的话就是正确的;如果自己没有可以被别人诋毁的行为,那么他说的话就是错误的。别人说对了,自然不应该怨恨他;如果别人说错了,对自己也没有损害,何必报复他呢?况且听到别人毁谤自己而恼怒,厌恶被人加以坏名声,则别人就会更起劲地攻击你,还不如保持沉默,加强自身修养。谚语说:“抗寒莫如厚厚的皮衣,平息诽谤莫过于完善自身。这句话很对啊。”

【出典】:

三国志·魏书》《王昶传》卷27第746页:“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若己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若己无可毁之行,则彼言妄矣。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身,又何反报焉?且闻人毁己而忿者,恶丑声之加人也,人报者滋甚,不如默而自修己也。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

【例句】:

新唐书·魏谟传》:“谚曰:‘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惟陛下崇千载之盛德,去一旦之玩好。”


其他去阻止别人诽谤,不如提高自身修养,以实际行动来制止谤言。《三国志·魏书·王昶传》:“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斯言信矣。”△多用于劝诫修身自律方面。也作“止谤莫若自修”。


【词语止谤莫如自修】  成语:止谤莫如自修

猜你喜欢

  • 过庭子

    源见“孔鲤趋庭”。美称能秉承父业或父训者。宋曾巩《李氏素风堂》诗:“果有过庭子,颖然才思精。”【词语过庭子】   汉语大词典:过庭子

  • 秦娥

    源见“乘鸾”。指秦穆公女弄玉。后亦借指公主、仙女或美女。唐李白《寓言三首》之二:“遥裔双彩凤,婉娈三青禽……以欢秦娥意,复得王母心。”唐胡曾《咏史诗.凤凰台》:“秦娥一别凤凰台,东入青冥更不回。”唐黄

  • 罗袜无踪

    同“罗袜生尘”。宋贺铸《望湘人.春思》词:“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

  • 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

    实事求是:对待和处理问题,从事物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哗众取宠:用言论和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取众人的赞扬和支持。 常指学习、写作、说话、办事态度诚恳老实。语出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在马

  • 行同狗豨

    行为不好如同猪狗。《墨子.耕柱》:“子夏之徒问于子墨子曰:‘君子有斗乎?’子墨子曰:‘君子无斗。’子夏之徒曰:‘狗豨犹有斗,恶有士而无斗矣!’子墨子曰:‘伤矣哉!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

  • 老婢吹箎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后魏河涧王琛,……有婢朝云,善吹篪(注:音chí,古代的一种竹管乐器,横吹,形似笛),能为团扇歌、陇上声。琛为秦州刺史,诸羌外叛,屡讨之不降。琛令朝云假为贫妪,吹篪而乞。

  • 山翁把酒

    同“山公醉酒”。唐李商隐《九日》诗:“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

  • 蚁斗

    源见“蚁动牛斗”。指体虚心悸。唐李群玉《北风》诗:“蝶飞魂尚弱,蚁斗体犹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秦中多巨黑蚁,好斗,俗呼为马蚁。”常以“蚁斗”比喻微末的争斗。唐元稹《竞渡》诗:“舍此皆蚁斗

  • 七步才

    同“七步之才”。元武汉臣《玉壶春》三折:“你虽有万贯财,争如俺七步才。”明冯惟敏《不伏老》一折:“则俺这万丈虹霓吐壮怀,包藏着七步才。”

  • 折柱倾天

    源见“共工触柱”。比喻国家覆亡。北周庾信《和张侍中述怀》:“奔河绝地维,折柱倾天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