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水滴石穿

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泰山之霤穿石,单极之䋁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后因以“水滴石穿”比喻坚持不懈,集细微之力成就难能之功。亦比喻小错误日积月累就会演变为大错误。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杨纤如《伞》:“在她看来,水滴石穿,功到自成。”


并列 水不断地滴,能把石头滴穿。语本《汉书·枚乘传》:“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沆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10:“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巾下有一钱。乖崖杖之。吏曰:‘一钱何足道? 乃杖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多用于描写持之以恒的精神。→铁杵磨成针 跬步千里 锲而不舍 ↔一暴十寒 半途而废。 也作“滴水穿石”。


解释水不停地滴,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持之以恒,日久天长,自会做成难以想象的事情。

出处汉书·枚乘传》:“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枚乘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江苏淮阴人,曾经作过吴王刘濞掌管诏策文书的郎中官。枚乘在刘濞发动七国叛乱前,曾上书谏阻他起兵,叛乱中,又劝谏他罢兵,吴王均不听从。后来,吴王的叛乱被平定,而枚乘也由此出名。

在谏阻吴王刘濞叛乱的奏疏中,枚乘说:“福的产生有基础,祸的产生有根源,接受产生福的基础,杜绝产生祸的根源。祸从何处来的呢?泰山流下来的水可以滴穿石头,井上辘轳的绳索可以磨断木栏。水本身并非能钻透硬石的钻子,绳本身并非能锯断木头的锯子,这是逐渐浸润摩擦的结果。”枚乘希望吴王积累德行,了解背弃义礼的危害,三思而后行,早早地在错误发生前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吴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枚乘就离开他,去了梁国。

近义绳锯木断

反义一曝十寒

例句

学习贵在坚持,日积月累、水滴石穿,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水平自然就会提高。


【词语水滴石穿】  成语:水滴石穿汉语词典:水滴石穿

猜你喜欢

  • 还金

    《南史.甄法崇传》载:法崇的孙子彬,曾以一束苧到当铺当钱。后赎回苧时,发现苧中有五两金子。彬归还原主,当铺以一半金子酬谢,彬坚决不收。汉.韩婴《韩诗外传》载:田稷子为相三年,退休时得到俸禄百镒金。他母

  • 自在窗

    让人感到安闲舒适的地方。宋代陶穀《清异录》;“韩熙载家过纵姬侍,第侧建横窗,络以丝绳,为观玩(一作“觇”)之地。初惟市物,后或调戏赠与,所欲如意。时人目为‘自在窗’。”

  • 官家

    封建时代对皇帝的一种称呼,汉代刘向《说苑.至公》:鲍白令对秦始皇说,“天下官则让贤是也,天下家则世继是也。故五帝以天下为官,三王以天下为家。”五帝:一般指皇帝、颛项、帝喾、唐尧、虞舜。三王:夏禹、商汤

  • 金龟换酒

    唐.李白《对酒忆贺监诗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金龟是古代人所佩带的一种杂玩之物。唐代诗人贺之章初见李白时,因仰慕其才华,一见如故,曾解下所佩之

  • 覆酒瓮

    同“覆酱瓿”。《晋书.左思传》:“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词语覆酒瓮】   汉语大词典:覆酒瓮

  •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语出唐崔护诗。据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记载,博陵人崔护,清明日独游长安城南,见一家桃花绕宅,扣门求饮,门内女子予以杯水,两人一见有情。明年清明时,崔护再往寻觅,门墙如故,不见主人。崔因题诗于左扉:“

  • 出震

    《易.说卦》:“帝出乎震。”八卦中震卦位应东方,谓帝出万物于震。后因以“出震”指帝王登基。南朝 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伏惟陛下出震等于勋 华,鸣谦同于旦 奭。握图秉钺,将在御天;玉胜珠衡,先彰元后

  • 树稼

    参见:凝霜木稼【词语树稼】   汉语大词典:树稼

  • 赳桓

    同“赳赳桓桓”。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初八》:“夫西洋火药局,多在空旷寥廓之区,无在城市稠密之地者。彼赳桓之武员,但图取携之便,不复顾及民生,岂知贻害如此之巨哉!”【词语赳桓】   

  • 伤禽悲弦

    同“伤禽畏弦”。清曾国藩《杂诗》之四:“伤禽悲弦声,游鱼惊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