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王制》:“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后因以“俊造”指才智杰出的人。《三国志.魏武帝纪》:“其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
《易.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后因以“否桑”喻命运。南朝 宋谢灵运《折杨柳行》:“否桑未易系,泰茅难重拔。桑茅迭生运,语默寄前哲。”【词语否桑】 汉语大词典:否桑
同“袁宏夜吟”。宋陈与义《寥落》诗:“袁宏咏史罢,孙登清啸馀。”
源见“乞墦”。指厚颜无耻乞求施舍之人。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墦间乞人,望门干谒。”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既不得用于卫,将西见赵简子。至于河而闻窦鸣犊、舜华之死也,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何谓也?’孔子曰:‘窦鸣犊、舜华,晋国之贤大
同“张仪韫璧”。明梅鼎祚《玉合记.拒间》:“曾盗张仪璧,还装陆贾金。”
源见“柿叶学书”。谓勤俭学书。宋苏轼《孙莘老寄墨》诗:“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同“锦字书”。唐李峤《诗》诗:“扇中纨素制,机上锦纹回。”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念复吴仇,冬常抱冰,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后以“怀火”为策励自强的典故。南朝 宋鲍照《谢永安令解禁止启》:“饮冰肃事,怀火毕命,不胜屏营之情
同“无何有之乡”。宋苏轼《和拟古》之一:“问我何处来?我来无何有。”【词语无何有】 汉语大词典:无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