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清圣浊贤

清圣浊贤

源见“中圣人”。称清酒和浊酒。宋陆游《溯溪》诗:“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莫北风。”


并列 酒的别称。语本《三国志·魏书·徐邈传》:“平日醉客谓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宋·陆游《诉溪》:“闲携~酒,重试朝南莫北风。”△描写酒。


【典源】 《三国志·魏书·徐邈传》:“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沉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

【今译】 二国魏时徐邈 (字景山) 为尚书郎,当时曹操下令禁酒,而徐邈偷饮致于大醉。校事徐达向他询问官事,他醉醺醺地说:“我中圣人。”徐达报告了曹操,曹操大怒,别人为之解释说:“平日这些酒客把清酒叫做圣人,浊酒叫做贤人,徐邈还是挺谨慎的,这是偶然说醉话。”曹操赦免了他。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嗜酒,醉酒; 或用以借指酒。

【典形】 酒号贤人、酒圣、乐圣、美酒参圣、清圣、清圣浊贤、若圣、圣贤酒、圣贤中、贤人、贤人酒、贤圣、贤圣物、徐邈圣、中圣、中圣人、中圣中贤、徐邈酒仓、酒圣贤、杯中神圣物、酒无贤圣、瓮贮贤人、问贤圣、中贤圣、不到圣处、觅圣人、景山沉迷、辨圣贤。

【示例】

〔酒号贤人〕 宋·陆游《初寒老身颇健戏书》之二:“酒号贤人真古语,疾号竖子岂吾忧。”

〔酒圣〕 唐·白居易 《江南谪居十韵》:“忧方知酒圣,贫始觉钱神。”

〔乐圣〕 宋·钱惟演《与客启明》:“干时不为侏儒米,乐圣犹衔叔夜杯。”

〔美酒参圣〕 北周·庾信《谨赠司寇淮南公》:“美酒还参圣,雕文本入微。”

〔清圣〕 宋·陆游《初秋小疾效俳谐体》:“遣闷凭清圣,忘情付黑甜。”

〔清圣浊贤〕 宋·黄庭坚《答明略并寄无咎》:“可以忘忧唯有酒,清圣浊贤皆可门。”

〔若圣〕 唐·杨炯《群官寻杨隐居诗序》:“浮杯若圣,已蔑松乔; 清论凝神,坐惊河汉。”

〔圣贤酒〕 宋·陆游《初夏出游》之三:“长歌聊对圣贤酒,羸病极知朝暮人。”

〔圣贤中〕 宋·辛弃疾《玉楼春·隐湖戏作》:“日高犹若圣贤中,门外谁酣蛮触战。”

〔贤人酒〕 宋·王安石《春日》:“室有贤人酒,门无长者车。”

〔贤圣〕 唐·李白 《月下独酌》 之二:“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贤圣物〕 唐·白居易 《咏家醖十韵》:“应是世间贤圣物,与君还往拟终身。”

〔徐邈圣〕 宋·苏轼《赠孙莘老》之六:“时复中之徐邈圣,无多酌我次公狂。”

〔中圣〕 唐·李白 《赠孟浩然》:“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中圣人〕 唐·李商隐《戏赠枢言草客》:“君言中圣人,坐卧莫我违。”

〔中圣中贤〕 宋·张孝祥《朝中措·次聪父韵》:“春撩狂兴,香迷痛饮,中圣中贤。”


【词语清圣浊贤】  成语:清圣浊贤汉语词典:清圣浊贤

猜你喜欢

  • 五侯

    《汉书.元后传》:“河平二年,上悉封舅谭为平阿侯,商 成都侯,立 红阳侯,根 曲阳侯,逢时 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后汉书.陈蕃传》:“前梁氏五侯,毒遍海内。”李贤注:“五侯谓胤、让

  • 玉堂学步

    源见“玉堂金马”。谓进翰林院。《儿女英雄传》三六回:“才得几天儿,居然金榜题名,玉堂学步,成了人了。”述宾 玉堂,汉以后指翰林院。谓初进翰林院。《儿女英雄传》36回:“回想他三年前……可不是大妞妞似的

  • 颊上三毫

    《晋书.顾恺之传》:“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颊,音jiá。顾恺之画裴楷像,在颊上加了三根毫毛,使得观者感到胜过没画这三根毫毛时。后遂以“颊上三毫”来作为文章经润色后更加精彩的典故。

  • 骊牝

    同“黄骊牝牡”。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一》:“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牙签锦轴,装潢衒曜,骊牝之外,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词语骊牝】   汉语大词典:骊牝

  • 痴姨

    指后魏苻承祖的姨母。《北史.列女传》:“姚氏妇杨氏者,阉人苻承祖姨也。家贫。及承祖为文明太后所宠贵,亲姻皆求利润,唯杨独不欲。常谓其姊曰:‘姊虽有一时之荣,不若妹有无忧之乐,’姊每遗其衣服,多不受。承

  • 人生莫作妇人身

    旧时感叹女子的苦乐取决于他人,引申指做人不要依附于别人。唐代白居易《大行路》诗:“为君薰衣裳,君闻兰麝不馨香;为君盛容饰,君看金翠无颜色。行路难,难重陈。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 微时故剑

    微时:微贱之时,指未显贵时。汉宣帝刘询(前91-前49年)是武帝的曾孙。襁褓时,因遭巫蛊之祸,刘询的祖父母、生父母皆被诬陷而遇害。刘询流落于民间,成年后娶暴室啬夫许广汉之女许平君。元平元年(前74年)

  • 庖西书

    庖(páo袍):厨房。指明代大臣解缙(jìn晋)感皇帝知遇之恩而上书一事。解缙(1369-1415年),字大绅,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进士。授中书庶吉士。上万言书,批评太祖政令屡改、杀

  • 庾亮尘

    同“庾公尘”。唐殷尧藩《襄口阻风》诗:“曹瞒曾堕周郎计,王导难遮庾亮尘。”唐韩偓《驿步》诗:“物近刘舆招垢腻,风经庾亮污尘埃。”

  • 七不堪

    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卧喜晚起,而当关呼之不置,一不堪也。抱琴行吟,弋钓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动,二不堪也。危坐一时,痹不得摇,性复多虱,把搔无己,而当裹以章服,揖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