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生吞活剥

生吞活剥

刘肃《大唐新话.谐谑》:“李义府尝赋诗曰:‘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乃为诗曰:‘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时来好取洛川归。’人谓之谚曰:‘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后因以“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抄袭或模仿。明 寓山居士《鱼儿佛》三出:“又有一样,把别人的文字取了自己的高名,那前辈受他生吞活剥的怎么处?”清钱谦益《读杜小笺上》:“弘正之学杜者,生吞活剥,以挦撦为家当,此鲁直之隔日疟也。”


并列 ①比喻生硬地模仿或抄袭。语本唐·刘肃《大唐新语·谐谑》:“李义府尝赋诗曰:‘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乃为诗曰:“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时来好取洛川归。’人谓之谚曰:‘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朱自清《民众文学的讨论》:“不过从旧有的里面~,是无效力的。”②谓不加烹调而食用。清·袁枚《随园诗话》卷1:“熊掌豹胎,食之至珍贵者也;~,不如一蔬一笋矣。”③比喻欺凌侮辱。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从帝国主义恶魔~下,救出我们垂死的母亲。”④犹生拉硬扯。沙汀《催粮》:“他不能不袒护李扯火,但他总硬不下心,~地把汪二挡起来,拿他去代替李扯火。”⑤比喻一知半解。丁玲《杜晚香·“妈妈”回来了》:“她还不懂得,就把听来的,~地逐条念一遍。”△贬义。△用于情状方面。→生搬硬套。也作“生搬硬套”。


解释比喻生硬地抄袭或机械地模仿。也指不联系实际,生搬硬套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出处唐·刘肃《大唐新语·谐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谓之谚曰:‘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唐代李义府曾经作了一首诗:“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当时河北枣强县县尉张怀庆喜欢剽窃名士的诗文,改头换面后据为己有,他把李义府的诗稍作修饰,在每句之前加上两字:“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时来好取洛川归。”这样就把李义府的五言诗改成了七言诗,冒充己作。

对张怀庆的这种卑劣行径,当时的人非常瞧不起,就讥笑他是“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王昌龄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人称“七绝圣手”。郭正一也是唐代名士,小的时候就很有才华,后任中书侍郎,当时朝廷的文辞诏敕,多由他撰作。“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正是对张怀庆剽袭、模仿的生动写照。

反义融会贯通

例句

在我还没有长大,识字也还不多时,就生吞活剥地看起小说来。


【词语生吞活剥】  成语:生吞活剥汉语词典:生吞活剥

猜你喜欢

  • 钗头燕

    同“钗燕”。宋吴则礼《满庭芳.立春》词:“钗头燕,妆台弄粉,梅额故相夸。”

  • 当世冠

    当代之第一人。汉代刘歆《孟母赞》:“子遂成德,为当世冠。”偏正 指当代的第一人。汉·刘歆《孟母赞》:“子遂成德,为~。”△褒义。多用于赞誉方面。【词语当世冠】   汉语大词典:当世冠

  • 穷愁著书

    指司马迁撰写《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最后的评语说:虞卿是在穷困愁苦时著书立说的。后以此典比喻穷困潦倒而致力于著书立说的知识分子。虞卿,虞氏,名失传,战国时人。因进说赵孝成王,被任为上卿,称为虞卿。主张

  • 鲛宫

    同“鲛室”。明唐寅《题画》诗:“渔翁稳作船头睡,梦入鲛宫白渺茫。”【词语鲛宫】   汉语大词典:鲛宫

  • 吹箫引凤

    源见“乘鸾”。指传说中秦弄玉吹箫学凤鸣引来凤凰事,常用以咏公主情事。《儿女英雄传》二九回:“那‘萧史’两个字,不必讲,用的是‘吹箫引凤’的故事。”

  • 垂缰之报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苻坚为慕容冲所袭,坚驰䯄马(䯄,音guā,黑嘴的黄马),堕而落涧,追兵几至,计无由出。马即踟蹰临涧,垂控与坚。坚不能及,马又跪而授焉。坚援(《艺文类聚》卷九引作“授”,

  • 相呴相濡

    呴( ㄒㄩ xū 虚):嘘气。濡:沾湿。呴濡:吐沫。《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泉水干了,鱼互相用吐沫沾湿。后即以“相呴相濡”比喻人同处困境而互相

  • 天龙

    参见:天龙八部【词语天龙】   汉语大词典:天龙

  • 甘罗说赵王

    秦始皇时甘茂之孙甘罗,年十二,为始皇说服赵王割五城,始皇封甘罗为上卿的故事。《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黄唐相

  • 淮王鸡犬

    源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借指有势力人的属下。清吴伟业《过淮阴有感》诗:“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见“淮王鸡狗”。【词语淮王鸡犬】  成语:淮王鸡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