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后因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形容景物绚丽多彩,令人目不暇接。瞿秋白《饿乡纪程》:“生活也好似行程,青山绿水
唐曹松《己亥岁》诗之一:“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后以“功成骨枯”指为了一己之利,让许多人付出牺牲。《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告非难民生主义者》:“而今又孳孳然以奖励资本家为务,至不惜牺
鬓:双鬓;鬟:环形发髻。形容妇女头发的美丽。宋代范成大《新作景亭程咏之提刑赋诗次其韵》:“花边雾鬓风鬟满,酒畔云衣月扇香。”也用于形容妇女头发散乱蓬松。亦作“风鬟雾鬓。”宋代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同“垂衣裳治”。唐李適《麟德殿宴百僚》诗:“恭己临群后,垂衣御八荒。”
同“启手启足”。《晋书.王祥传》:“吾年八十有五,启手何恨!”《南史.褚贲传》:“贲曰:‘吾少无人间心,岂身名之可慕。但愿启手归全,必在旧陇。’”【词语启手】 汉语大词典:启手
同“月下书”。明 孙柚《琴心记.夜亡成都》:“止赖得一声瑶琴谱牒,便上了数行月书婚帖。”明谢谠《四喜记.大宋毕姻》:“幸蓝桥玉杵先投,信月书赤绳难换。”【词语月书】 汉语大词典:月书
《世说新语.宠礼》:“王珣、郗超并有奇才,为大司马(注:指桓温)所眷拔,珣为主簿,超为记室参军。超为人多须,珣状短小,于时荆州为之语曰:‘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髯簿”,是“髯参军,
易牙是春秋时齐桓公的宠臣,善于调味,传说他曾杀了儿子蒸好后给齐桓公吃。《孟子.告子上》:“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韩非子.二柄》:“桓公好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史记.齐大公世家》:“管仲病,桓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王君夫(王恺宇君夫)以?糒澳釜,石季伦(石崇字季伦)用蜡烛作炊;君夫作紫丝布步障碧绫里四十里,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石以椒为泥,王以赤石脂泥壁……”此又见《晋书
源见“华元弃甲”。谓以遁词掩饰失败。宋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弃甲尚文过,兕多牛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