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祸从天降

祸从天降

灾祸于意料之外突然降临。出自唐人刘瞻之语。刘瞻,字几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大中年间进士及第。咸通初累迁太常博士,后又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咸通十年(809年)为宰相。次年,唐懿宗爱女同昌公主因久病不治而死亡。懿宗大怒,下令将医官韩宗召、康仲殷连同他们的亲属三百余人逮捕下狱。刘瞻为此上书直谏,其中提到:被牵连下狱的韩宗召和康仲殷的亲族达三百余人,他们都说:宗召受到皇帝恩典时,他们一点好处也未沾到;宗召下药时,也未和他们商议过。这是上天突然降下的灾祸,并不是自己犯下的过错,因此到处叹息、议论。但懿宗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并将其贬为康州刺史,与他关系比较密切的也都遭到贬逐。

【出典】:

旧唐书》卷177《刘瞻传》4606页:“自陛下雷霆一怒,朝野震惊,囚九族于狴(bì毕)牢,因两人之药误。老幼械系三百余人,咸云:‘宗召荷恩之日,寸禄不沾,进药之时,又不同议。此乃祸从天降,罪匪己为。’物议沸腾,道路嗟叹。”

【例句】:

元、孔文卿《东窗事犯》一折:“则那逆天的天不教命亡,顺天的祸从天降。”


主谓 指灾祸突然发生。语本《晏子春秋·不合经术者》:“(景公伏尸而号,曰)今天降祸于齐,不加于寡人,而加于夫子;齐国之社稷危矣。”元·孔文卿《东窗事犯》1折:“则那逆天的天不教命亡,顺天的~。”△多用于形容灾祸发生之迅速。→祸不旋踵


【词语祸从天降】  成语:祸从天降汉语词典:祸从天降

猜你喜欢

  • 哭救楚

    同“哭秦庭”。唐李白《鸣皋歌送岑徵君》:“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却秦。吾诚不能学二子沽名矫节以耀世兮,固将弃天地而遗身。”

  • 威附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穰苴〕文能附众,武能威敌。”后以“威附”谓使敌人畏惧,使民众归附。唐常衮《代杜相公让河南军道副元帅表》:“汉让韩信以安危存亡之地,齐擢穰苴以文武威附之名。”宋曾巩《本朝政要

  • 升没

    《论语.阳货》:“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后因以“升没”指一周年。南朝 宋颜延之《除弟服》诗:“升没淹期晦,洒扫易礼容。”【词语升没】   汉语大词典:升

  • 铩翮

    《淮南子.俶真训》:“飞鸟铩翼,走兽挤脚。”高诱注:“纣田猎禽荒无休止日,故飞鸟折翼,走兽毁脚,无不被害也。”又晋左思《蜀都赋》:“鸟铩翮,兽废足。”后因以“铩翮”比喻人生受挫折。唐杜甫《敬寄族弟唐十

  • 三已无愠色

    《论语.公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后因以“三已无愠色”为宽宏大量不计个人得失的典故。唐皇甫澈《赋四相诗.礼部尚书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岘》:“载践每若惊,三已无愠色。”

  • 勿剪之欢

    《诗经.召南.甘棠》:“蔽芾(fèi)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bá休止于草舍中)。”原意是指周朝人民思慕召公奭(shì)的德行,互相勉励,不要剪伐召公曾在下面休憩过的那棵甘棠树。后以喻不遗弃友人的遗

  • 肯堂肯构

    《书.大诰》:“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孔安国传:“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立屋乎?”考:父亲。底(zhǐ)法:定法。矧(shěn):况且。原意为儿子不愿按照

  •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人得其平就不言语,水得其平就不流动。 意犹“物不得其平则鸣”。语出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八.长灵守卓禅师》:“问:‘佛未出世时如何?’师曰:‘绝毫绝厘。’曰:‘出世后如何?”师曰:‘填沟塞壑。’曰

  • 大鹏飞

    源见“鲲鹏展翅”。谓气势浩大。唐李峤《海》诗:“三山巨鳌涌,万里大鹏飞。”

  • 岁杪

    《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后因以“岁杪”指年底,岁末。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无憀当岁杪,有梦到天涯。”【词语岁杪】   汉语大词典:岁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