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素车白马

素车白马

指刘邦率军西进,打败秦军,秦王子婴乘素车驾白马投降。后以此典作为投降者所用的车马;又衍为丧服。汉元年(前206年),刘邦的军队先于各路诸侯到达霸上(今陕西西安市东)。秦王子婴乘素车驾白马,脖子上系着绳子,手捧封着的皇帝玉玺和符节,伏在轵(zhǐ趾)道亭(今陕西西安市东北)旁,向刘邦投降。有的将领主张杀掉秦王子婴,刘邦说:“当初楚怀王之所以派我来,就是因为我能宽大容人;况且人家已经服输投降,又杀死人家,这么做不吉祥。”便将秦王交给主管官员,自己率军西入秦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此典又作“白马素车”。

【出典】:

史记》卷8《高祖本纪》362页:“汉元年十月(阴历十月,刘邦被封汉王,是汉纪元开始),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秦朝末代王,秦二世哥哥之子)素车白马(古时送葬礼仪),系颈以组(丝织宽带子),封皇帝玺(xǐ喜,本称印,秦代起专指皇帝用印)符(古代朝廷派使传达命令、征调兵将用的凭证。以金玉或竹木制成,上书文字,剖为二,双方各执一半,用时相合以验真假)节(古代使者用作凭证之信物,用金属或竹木制成,上加旄饰,外形如竹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交给主管官吏处理),遂西入咸阳。”

【例句】:

汉·枚乘《七发》:“浩浩,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范式传》:“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291·伍子胥》:“时有见子胥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因立庙以祠焉。” 宋·辛弃疾《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 元·关汉卿《窦娥冤》杂剧第三折:“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并列 ①办理丧事使用的车马,后用为送丧之词。《后汉书·范式传》:“遂停柩移时,乃见有~,号哭而来。”元·关汉卿《窦娥冤》3折:“要什么~,断送出古陌荒阡。”②指一般白色车马。△多用于描述丧事的状况。→披麻戴孝。也作“白马素车”。


【词语素车白马】  成语:素车白马汉语词典:素车白马

猜你喜欢

  • 浔阳司马

    源见“司马青衫”。指白居易。也借指身处逆境的人。宋晁补之《绿头鸭.韩师朴相公会上观佳妓轻盈弹琵琶》词:“赖得多愁、浔阳司马,当时不在绮筵前。”

  • 青油上客

    同“青油士”。宋张榘《绛都春.次韵赵西里游平山堂二词》词:“唤回奇事,青油上客,放怀樽酒。”

  • 洛下书生咏

    同“洛生咏”。柳亚子《自题磨剑室诗词后》诗:“只惭洛下书生咏,洒泪新亭又一时。”

  • 天槎

    同“天汉浮槎”。宋刘炎《迩言》:“游吴山,翛然独坐,望海门二峰,隐然如天关,潮来喧如泻天潢,大舶高樯,往来出没,如泛天槎。”【词语天槎】   汉语大词典:天槎

  • 偏袒

    源见“左右袒”。偏护一方。清昭梿《啸亭续录.先恭王之正》:“居相位者,当有相度,西林偏袒乡党,非持平天下之道也。”“偏袒”指偏向一方、袒护一方之意。其字面意思是: 露出右肩或左肩。佛教徒露出右肩,以示

  • 胡琴捶碎

    同“胡琴击碎”。清祁寯藻《荐士诗答徐廉峰编修》:“胡琴捶碎亦何益,乃使江干野老悲此秋虫声。”

  • 京兆扫

    同“京兆画眉”。宋袁去华《念奴娇.次郢州张推韵》词:“老手为拂春山,休夸京兆扫,宫眉难学。”此用以形容人善于画眉。

  • 当阳

    《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杜预注:“言露见日而干,犹诸侯禀天子命而行。”孔颖达疏:“阳,谓日也。言天子当日,诸侯当露也。”因以“当阳”

  • 刻楮

    《韩非子.喻老》:“宋人有为其君以象(象牙)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后以“刻楮”喻技艺工巧或治学刻苦。唐黄滔《刑部郑郎中启》之一:“比者伏蒙曲念虚芜,荣流咳唾

  • 高门纳驷

    源见“于公高门”。谓门第显赫。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既而幽垄埋魂,终降槐庭之赠;高门纳驷,式居第社之封。”【典源】 《汉书·于定国传》:“始(于) 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