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腹有鳞甲

腹有鳞甲

鳞甲:鱼身上的鳞片和动物身上的硬壳。比喻居心深密,不易接近。李严,字正方,后改名平,刘备时任尚书令,与诸葛亮共受遗诏辅助幼主。为人居心深密。后诸葛亮攻打曹魏,兵驻祁山,李严催督运粮和物资,适逢淫雨不绝,运粮不继,便让诸葛亮退兵。退兵后又反咬一口,说军粮饶足,为何退兵。并上表后主说诸葛亮是假装退兵以诱敌,想推脱责任。诸葛亮拿出其前后所写的亲笔书信,揭穿了他的谎话,李严被废为民。诸葛亮就此事致信长史蒋琬,侍中董允说:“孝起(蜀尚书令陈震的字)在临出使东吴前告诉我说李严居心深密,腹有鳞甲,乡亲们都以为此人不可接近。我以为腹有鳞甲之人不冒犯他也便罢了,没料到他竟然象苏秦、张仪那样花言巧语进行离间。可让孝起知道此事。”

【出典】:

三国志·蜀书·陈震传》卷39,985页:“九年,都护李严坐诬罔废。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吾以为鳞甲者但不当犯之耳,不图复有苏、张之事出于不意。可使孝起知之。’”


主谓 比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很深,不易相处。《三国志·蜀书·陈震传》:“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多用于关系方面。也作“腹中鳞甲”。


【词语腹有鳞甲】  成语:腹有鳞甲汉语词典:腹有鳞甲

猜你喜欢

  • 披裘泽畔

    源见“羊裘钓”。指严光披羊裘钓于泽中。形容高隐。清洪昇《钓台》诗:“逃却高名远俗尘,披裘泽畔独垂纶。”

  • 御风

    源见“列子御风”。指仙道乘风飞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一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宋王识《水调歌头.观星》词:“凉生殿阁,泠然邀我御风行。”【词语御风】

  • 老廉颇

    源见“廉颇善饭”。借指老将。清黄遵宪《乙丑十一月避乱大埔三河虚》诗之二:“闻说牙璋师四起,将军翻用老廉颇。”

  • 墨守

    战国初的墨翟精于守城之技,事见《墨子.公输》。后因称善守者为“墨守”。《后汉书.郑玄传》:“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公羊墨守”:李贤注:“言公羊义理深远,

  • 桓冲新衣

    《世说新语.贤媛》:“桓车骑不好著新衣。浴后,妇送新衣与车骑,大怒,催使持去。妇更持还(注:更,音当读gèng),传语云:‘衣不经新,何由而故?’桓公大笑,著之。”晋桓冲不喜欢穿新衣。一次浴后,妻子拿

  • 郿坞

    源见“燃脐”。借指奸佞藏财享乐终老之所。明 田艺衡《留青日札.严嵩》:“郿坞久营,兔窟多术,安能根连株拔,风剪霆灭。”【词语郿坞】   汉语大词典:郿坞

  • 幽黄能

    源见“鲧死羽”。喻指惩办罪臣。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诗:“近者三奸皆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

  • 禾绢

    皇帝的一种代称。禾绢是应上纳之物,以代“上”。《南史.明帝纪》:“中书舍人胡母颢专权,奏无不可。时人语曰:‘禾绢闭眼诺,胡母太张橐。’‘禾绢’,谓上也。”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评文》:“诚斋为章焘墓铭云

  • 望梅

    同“望梅止渴”。清纳兰性德《募建普同塔引》:“然而画饼奚裨,望梅曷补?”【词语望梅】   汉语大词典:望梅

  • 冯后当熊

    参见:当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