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洛阳耆英会”。泛指会集一起彼此相知的老年朋友。宋刘克庄《念奴娇.六和》词:“捡点洛下同盟,萧疏甚,白发戴花人几?”
《国语.楚语上》:“昔卫武公年数九十有五矣,犹箴儆于国,曰:‘自卿以下至于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我老耄而舍我,必恭恪于朝,朝夕以交戒我。’”三国吴.韦昭注:“武公,卫僖公之子、共伯之弟武公和也。”春秋
古代的兵役制度,轮流更特服兵役,叫更。自己不能服役,出钱由政府雇人代役,叫“更赋”。《汉书.昭帝纪》元凤四年春:“三年以前逋更赋未入者,皆勿收。”颜师古注引如淳曰:“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践更,有过更。
源见“出尔反尔”。意谓你怎么对待人家,人家就会怎么对待你。《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大防(吕大防)等所犯,亦因持心失恕,好恶任情,违老氏‘好还’之戒,忽孟轲‘反尔’之言。”【词语反尔】 汉
同“羲和驭日”。唐白居易《遣怀》诗:“羲和走驭趁年光,不许人间日月长。”
旧指豪士狂放不羁之言。语出《南史.张融传》:“常叹云:‘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又不见我。’”《太平广记》卷一七三引《谈薮》:“吴郡张融为中书郎。尝叹曰:‘不恨我不见古人,恨古人不见我。’”宋.辛弃疾
源见“黄粱梦”。形容人生富贵虚幻、无常。宋吴潜《蝶恋花.吴中赵园》词:“回首人间名利局,大都一觉黄粱熟。”
源见“留侯慕赤松”。谓遁世求仙的意愿。唐许浑《题勤尊师历阳山居》诗:“二十知兵在羽林,中年潜识子房心。”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魏世家》载:战国时,秦国大败魏、韩、赵三国军队,魏将段干子很害怕,建议魏厘王将南阳割给秦国,厘王采纳了他的意见。这时,主张联合六国抗秦的合纵派首领苏秦的弟弟苏代坚决反对割地事秦。
同“狐埋狐搰”。梁启超《复古思潮平议》:“而狐埋狐扬,天下其谓政府何?”见“狐埋狐搰”。梁启超《复古思潮弹议》:“而~,天下其谓政府何?”【词语狐埋狐扬】 成语:狐埋狐扬汉语大词典:狐埋狐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