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长风破浪

长风破浪

梁.沈约撰《宋书.宗悫传》:“悫(悫,音què)年少时,炳(宗炳,宗悫的叔父)问其所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南朝.宋.宗悫,南阳涅阳人(今河南镇平县南),少有大志,有一次叔父宗炳问他将来打算干什么?他含蓄地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常用“长风破浪”的典故,比喻胸怀大志、不畏艰险的壮举。

唐.王勃《滕王阁序》:“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唐.李白《行路难》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杜甫《咏怀》诗:“风期终破浪,水怪莫飞涎。”


主谓 长,大。乘大风,破巨浪。比喻志向远大,克服困难,奋勇前进。唐·李白《行路难》:“~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多用于抒怀明志。→乘风破浪


【典源】 《宋书· 宗悫传》:“宗悫(que) 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南史·宗悫传》亦载。

【今译】 南朝宋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他年少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回答:“我愿乘长风冲破万里巨浪。”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胸怀壮志,前程远大。

【典形】 长风破浪、乘长风、乘风破浪、驾长风、破浪乘风、破浪风、破浪雄心、万里风、宗悫长风、宗悫风、宗悫浪、破长风浪、长风万里、无长风。

【示例】

〔长风破浪〕 唐·李白《行路难》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乘长风〕 清·唐孙华 《高邮阻风》:“何当乘长风,破浪日千里。”

〔乘风破浪〕 明·金堡《满江红·大风泊黄巢矶下》: 激浪输风,偏绝分,乘风破浪。”

〔驾长风〕 清·陈沂震《云安》:“水折山纡路欲穷,何曾破浪驾长风。”

〔破浪风〕 唐·高适《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并负垂天翼,俱乘破浪风。”

〔破浪雄心〕 清·赵执信《早发沙河店》:“破浪雄心浑未惬,乘风更向大荒西。”

〔万里风〕 明·陈子龙《杂诗》之十四:“亮无万里风,聊从三径约。”

〔宗悫长风〕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

〔宗悫风〕 清·黄鷟来《题张困斋四时读书图》:“遂逊宗悫风,万里破巨浪。”

〔宗悫浪〕 清·王夫之《咏风》:“茂陵云自白,宗悫浪空沉。”


【词语长风破浪】  成语:长风破浪汉语词典:长风破浪

猜你喜欢

  • 不茹柔

    源见“不吐不茹”。谓不欺弱小。唐白居易《和州刺史吴郡张公神道碑铭》:“吏部尚书陆象先为河东按察史,状公清白,奏授怀州、获嘉,以不茹柔得人心,以不吐刚得罪,繇是左迁鄂州司马。”【词语不茹柔】   汉语大

  • 落魄

    落魄(bó泊):通“落泊”,零落漂泊,穷困失意。此典指郦食其(lìyìjì丽义基)早年家境贫困,零落漂泊。后以此典形容飘泊无依、放浪形骸或穷困失意之人。丽食其(?——前203年),秦、汉之际陈留高阳乡

  • 山屐

    源见“谢公屐”。专用于登山的前后有齿的木屐。唐 朱景玄《华山南望春》诗:“何因著山屐,鹿迹寻羊公。”【词语山屐】   汉语大词典:山屐

  • 虮虱相吊

    自悲性命将终。《淮南子.说林训》:“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习俗人临死前要沐浴一番,这样虮与虱就失去了依附生存的条件,故汤沐完成,虮与虱就只得相互吊问哀悼了。虮:虱的卵。【词语虮虱相吊】

  • 情猿

    源见“心猿意马”。指心,心情。人心动转不定,犹如猿猴,故称。唐 慧立本《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九:“制情猿之逸躁,絷意象之奔驰。”【词语情猿】   汉语大词典:情猿

  • 疑玉

    源见“和氏之璧”。被人误认为石的璞玉。喻被暂时埋没的才能。唐黄滔《上赵起居启》:“若不仰投门馆,虔伫发扬,则永携疑玉以汍澜,长伴哑钟以泯默。”【词语疑玉】   汉语大词典:疑玉

  • 秦凤

    源见“乘鸾”。指秦弄玉夫妇成仙飞升所乘之凤凰。亦美称凤凰。唐吴融《岐下闻杜鹃》诗:“怨已惊秦凤,灵应识汉鸡。”亦借指情人,佳偶。宋杨亿《宣曲二十二韵》:“秦凤来何晚,燕兰梦未成。”【词语秦凤】   汉

  • 倒载干戈

    把武器收藏起来,不再打仗。《礼.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亦作“倒置干戈”。《史记.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偃革为轩:停罢军用的车辆,改作乘人

  • 鸿爪

    同“鸿爪雪泥”。清黄景仁《和仇丽亭》:“鸿爪游踪首重回,经年褦襶逐尘埃。”【词语鸿爪】   汉语大词典:鸿爪

  • 梨花云

    宋 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六引唐王建《梦看梨花云歌》:“薄薄落落雾不分,梦中唤作梨花云。瑶池水光蓬莱雪,青色白花相次发……落英散粉飘满空,梨花颜色同不同。眼穿臂短取不得,取得亦如从梦中。无人为我解此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