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阿堵物

阿堵物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规箴》:“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音hé,阻碍)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此说又见《晋书.王衍传》。

“阿堵”是魏、晋时的俗语,与现代口语中的“这个”、“这”意思相同。后世因王衍事,“阿堵物”、“阿堵”逐渐形成为钱的别称,包含轻蔑的感情色彩。

宋.陆游《岁暮贫甚戏书》诗:“阿堵元知不受呼,忍贫闭户亦良图。”

在特定的情况下,“阿堵”是指眼睛。如《世说新语.巧艺》载,晋代大画家顾恺之画人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典源】 《太平御览》 卷四九二引(晋·郭澄之)《郭子》曰:“王夷甫雅尚玄远,又疾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妇欲试之,夜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 (he) 之,令婢:‘举阿堵物。’” 《世说新语·规箴》、《晋书·王衍传》亦载。

【今译】 晋代王衍 (字夷甫) 崇尚玄谈,又厌恶其妻贪财,从不屑说“”字,他的妻子想强让他说出,便在夜间令婢女用钱将王衍的床绕起,使不能下床行走。王衍早晨起床,见被钱阻隔,即令婢女:“把这个东西拿开。”终不说“”字。

【释义】后以此典借称钱。

【典形】 阿堵、阿堵君、阿堵物、不言钱、床边阿堵、夷甫岂言钱、阿堵绕榻。

【示例】

〔阿堵〕宋·黄庭坚《和甫得竹数本》:“阿堵绝往还,此君是宾客。”

〔阿堵君〕宋·苏过《乐堂》:“恨无阿堵君,一区今尚欠。”

〔阿堵物〕宋·张耒《和无咎》之二:“爱酒苦无阿堵物,寻春奈有主人家。”

〔不言钱〕宋·陆游《书房杂咏》:“家能常食粥,口固不言钱。”

〔床边阿堵〕清·杨潮观《穷阮籍醉骂财神》:“你床边阿堵层层绕,你头上青蚨片片飞。”

〔夷甫岂言钱〕 唐·刘长卿《非所系留寄张十四》:“冶长空得罪,夷甫岂言钱。”


【词语阿堵物】  成语:阿堵物汉语词典:阿堵物

猜你喜欢

  • 巨力擘灵掌

    源见“巨灵擘山”。形容陡峭独立的山峰,好似神力所为。清黄景仁《由慈光寺至老人峰》诗:“离属群峰形,巨力擘灵掌。”

  • 阮囊空

    同“阮囊羞涩”。孙为霆《人月圆.九月还扬州》曲:“腰缠十万扬州客,一夜阮囊空。”

  • 马革包尸

    同“马革裹尸”。明朱鼎《玉镜台记.系狱》:“吾儿今死王事呵,纵然马革包尸,国史清名无玷。”

  • 疥癣之疾

    《国语.吴语》:“夫齐鲁譬诸疾,疥癣也,岂能涉江淮而与我争此地哉!”疥与癣为两种轻度皮肤病,其病在外,为害微小。后因以“疥癣之疾”比喻为害尚轻的祸患或无关要紧的小毛病。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八十七回:

  • 东鲁梦周

    源见“梦周”。谓缅怀先贤。南朝梁简文帝《请尚书左丞贺琛奉述制旨毛诗义表》:“故东鲁梦周,穷兹删采。”

  • 戴粒

    《太平御览》卷九四七引《符子》:“东海有鳌焉,冠蓬莱而浮游于沧海,腾跃而上则干云之峰类迈于群岳,沉没而下则隐天之丘潜峤于重川……群蚁曰:‘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逍遥封壤之巅,伏乎窟穴也?’”后因以“

  • 亡年友

    亡,同“忘”,指彼此忘记年岁的长幼,而以才能德行为主的交往。《后汉书.祢衡传》:“融亦深爱其才,衡初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又作“亡年交”。《南史.何逊传》:“南乡范云见逊对策,大相称赏,因结

  • 鲁门鶢鶋

    源见“鲁禽情”。泛指受到不顺其自身情理对待的人或物。鶢鶋,同“爰居”。唐杜甫《白凫行》诗:“鲁门鶢鶋亦蹭蹬,闻道如今犹避风。”

  • 嵩呼

    《汉书.武帝纪》:“翌日亲登嵩高(即嵩山),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据《汉书》记载,这件事发生在汉武帝元封元年(即公元前一一〇年)春。所谓“嵩呼”,实际是“人呼”在山间回响,臣下加以附会

  • 大树

    同“大树将军”。《旧五代史.李茂贞传》:“〔茂贞〕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则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内外持管钥者,亦呼为司空太保,与夫细柳、大树之威名,盖相远矣。”【词语大树】   汉语大词典: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