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马融绛帐

马融绛帐

源见“绛帐”。指设帐授徒。清吴伟业《周五子俶读书爱客》诗:“马融绛帐仍吹笛,刘向黄金止读书。”


【典源】《东观汉记:马融》:“马融才高博洽,为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涿郡卢植,北海郑玄,皆其徒也。善鼓瑟,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后汉书·马融列传》亦载。

【今译】 后汉马融字季长,博通经籍,为当世大儒。他教授的学生,经常有千余人。涿郡卢植,北海郑玄这些大学者,都出自他的门下。马融爱好音乐,善于鼓瑟吹笛,达观生死,顺其自然,不拘泥儒者的礼节。住的屋室,用的器物,穿的衣服,都很奢侈。讲学时常坐在高堂上,挂起红色纱帐,学生坐在前边,后边有歌妓奏乐,弟子们依次互相传授,极少有能进入他室中的。

【释义】 后以此典指师长设教授徒,传授学业; 也借以形容授徒之所。

【典形】 钗钿拥马融、传纱帐、广张女列、绛纱、绛帷、绛幄、绛帐、绛帐先生、马公礼乐、马融绛帐、马融帐、马帐、门生隔绛纱、笙歌绛帐、隔帐授诸生、后堂到女乐、绛纱坐帐、绛帐马融、自在绛纱。

【示例】

〔钗钿拥马融〕 清·归庄《和元微之生春》之十三:“丝竹娱张禹,钗钿拥马融。”

〔传纱帐〕 唐·元稹《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南郡传纱帐,东方让锦袍。”

〔广张女列〕 唐·元稹《五品女乐判:“广张女列,徒效尤于马融; 内顾何功,欲思齐于魏绛。”

〔绛纱〕 唐·刘禹锡《送赵中丞自司金外郎转官》:“相府开油幕,门生逐绛纱。”

〔绛帷〕金·元好问《别张御史》:“华衮谩劳行直笔,绛帷无复与横经。”

〔绛幄〕 清·郑燮《赠高邮傅明府》:“颇有王生者,曾经绛幄延。”

〔绛帐〕 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获预青衿列,叨来绛帐旁。”

〔绛帐先生〕 宋·陆游《存养堂为汪叔潜作》:“绛帐先生见处别,少年立节如冰雪。”

〔马公礼乐〕 清·赵执信《夜抵常熟宿揽秀东轩》:“马公礼乐空相付,陆氏田园已尽荒。”

〔马融绛帐〕 清·吴伟业《周五子俶读书爱客》:“马融绛帐仍吹笛,刘向黄金止读书。”

〔马帐〕 清·韩菼《被命修一统志》:“少孙敢附龙门来,后郑常依马帐旁。”

〔门生隔绛纱〕唐·钱起《登刘宾客高斋》:“日陪鲤也趋文苑,谁道门生隔绛纱。”

〔笙歌绛帐〕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五十六:“孔壁微茫坠绪穷,笙歌绛帐启宗风。”


【词语马融绛帐】   汉语词典:马融绛帐

猜你喜欢

  • 螟蛉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毛传:“螟蛉,桑虫也;蜾蠃,蒲卢也。”郑玄笺:“蒲卢取桑虫之子,负持而去,煦妪养之,以成其子。”后因以“螟蛉”为养子的代称。《旧唐书.昭宗纪》:“邠州王行瑜

  • 九牛毛

    《晋书.华谭传》:“或问谭曰:‘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闻者称善。”九牛之毛,数量极多,古谚以数量之多设喻

  • 龟蒙鸭

    源见“能言鸭”。喻指心爱之物。明李梦阳《春日寄题崔学士后渠书屋》诗之五:“是否龟蒙鸭,将无逸少鹅?”

  • 六铢纱

    同“六铢衣”。《剪灯馀话.凤尾草记》:“素质白攒千瓣玉,香肌红透六铢纱。”【词语六铢纱】   汉语大词典:六铢纱

  • 扶风最良

    源见“马良白眉”。喻指杰出的弟兄。北周庾信《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平舆虽盛,岂可独擅二龙;扶风最良,不得专称五马。”

  • 羊城

    源见“骑羊执穗”。广州的别名。唐高適《送柴司户刘判官之岭外》诗:“海对羊城阔,山连象郡高。”陈毅《广东》诗:“高阁羊城接大荒,骋怀极望郁苍苍。”【词语羊城】   汉语大词典:羊城

  • 珠离合浦

    源见“合浦珠还”。比喻暂时失去心爱的人或物。清李渔《意中缘.画遇》:“剑合延津终有日,珠离合浦不须忧。”

  • 莱芜釜

    同“莱芜甑釜”。唐卢照邻《失群雁》诗:“金龟全写中牟印,玉鹄当变莱芜釜。”

  • 捧脚

    《隋书.王劭传》:“〔隋文帝〕梦欲上高山而不能得,崔彭捧脚,李盛扶肘得上。”后以“捧脚”指奉承谄媚。郭沫若《文艺论集续集.留声机器的回音》:“你看这位小丑多么神气!这些捧脚的青年多么可悯呢!”【词语捧

  • 大惑不解

    《庄子.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成玄英疏:“大愚惑者,凡俗也,心识暗鄙,触景生迷,所以竟世终身不觉悟也。”后以“大惑不解”谓对事物迷惑而不能理解。《聊斋志异.土偶》:“女初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