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龙行虎步

龙行虎步

行走如龙似虎般矫健敏捷。形容仪态威严。刘裕:(363-422年)字德舆,小字寄奴,祖为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迁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幼时孤贫,后从刘牢之镇压孙恩起义。义熙二年(公元405年)击败起兵反叛的东晋权臣桓玄,掌握了东晋大权。出兵灭南燕,回师击败卢循,收巴蜀,灭后秦,官至相国,封宋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代晋自立,国号宋。其为彭城内史时,楚王桓玄兵多将广,打算废晋自立。桓玄的哥哥桓谦把桓玄想称帝的事告诉了刘裕。刘裕早就想除掉桓玄,便顺水推舟怂恿桓玄称帝,以使他处于不义的地位。对桓谦说:“楚王是宣武之子,功德盖世,如今晋室衰落,民心早就依向桓玄,乘时运登上皇位,有何不可。”桓谦高兴地说:“你说行,就是真行了。”桓玄果然篡夺了帝位。刘裕跟随桓脩朝见桓玄。桓玄见刘裕气度不凡,便极力拉笼刘裕,赏赐许多东西。刘裕更加讨厌桓玄。有人对桓玄说:“刘裕威武雄健,仪表不凡,恐怕不是能屈居人下的人,应该早点儿除掉他。”桓玄却说:“我正要荡平中原,只有刘裕才能托付给大事,等平定了关、陇之后,再讨论这件事吧。”后来刘裕果然起兵讨伐桓玄,复兴晋室。刘裕也被封为宋公。

【出典】:

宋书》卷1《武帝纪上》5页:“或说玄曰:‘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宜蚤(早)为其所。’”

【例句】:

唐·释皎然《诗式》卷一:“其华艳如百叶芙蓉,菡萏照水;其体裁如龙行虎步,气逸情高。” 《宋史·太祖纪》:“每对近臣言,太宗龙行虎步。生时有异,他日必为太平天子,福德吾所不及云。” 元·无名氏《抱妆盒》四折:“少年寄养楚宫中,虎步龙行自不同。”


并列 行动如龙似虎。比喻气概非凡。明·凌濛初《虬髯翁》1出:“俺前日云游到中国,推算定数,不日将乱,主有真天子出世,寻访多时,遇着俺张兄虬髯翁,他~,是个王者之相。”△褒义。多用于帝王。↔蜗行牛步。也作“虎步龙行”。


【词语龙行虎步】  成语:龙行虎步汉语词典:龙行虎步

猜你喜欢

  • 百姓与能

    与:通“举”。能:有才能的人。 百姓推荐有才能的人。 意谓能人会受到群众拥戴。语出《易.系辞下》:“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孔颖达疏:“天下百姓亲与能人,乐推为王也。”《后汉书.公孙述传》:“述曰:

  • 林回弃璧

    《庄子.山木》:子桑雽(hù)对孔子说:“子独不闻假(国名)人之亡(逃亡)与?林回(人名)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快走)。或曰:‘为其布(钱)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拖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

  • 渭川千亩

    《史记.货殖列传》:“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竹的身世最早传闻,可能是《史记》中的‘渭川千亩’记载。后多用为竹之根源,也言竹之繁茂。宋.敖陶孙《竹间新辟一地,可坐十客,用前韵刻

  • 关门令尹

    同“关令”。唐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诗:“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 精舍读书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魏武帝曹操有一段时间曾去官离职,他

  • 扬清抑浊

    同“激浊扬清”。《梁书.武帝纪上》:“公扬清抑浊,官方有序,多士聿兴。”见“扬清激浊”。《梁书·武帝纪上》:“公~,官方有序,多士聿兴,《棫朴》流咏,是用锡公纳陛以登。”【词语扬清抑浊】  成语:扬清

  • 濡沫涸辙

    源见“相濡以沫”。指处在干涸水坑中的小鱼。亦借濒临绝境者。《宣和画谱.董羽》:“董羽,字仲翔,毗陵人,善画鱼龙海水,不为汀泞沮洳之陋,濡沫涸辙之游。”见“相濡以沫”。《宣和画谱·龙鱼叙论》:“善画鱼龙

  • 为霖为雨

    同“为霖雨”。宋 陈人杰《沁园春.淳祐壬寅黄钟之月》词:“平生志,合为霖为雨,大慰苍生。”

  • 无地起楼台

    宋.王君玉编《国老谈苑》卷四十九:“寇准出入宰相三十年,不营私第。处士魏野赠诗曰:‘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洎准南迁时,北使至,内宴,宰执预焉。使者历视诸相,语译导者曰:‘孰是无地起楼台相公?’毕坐

  • 拔本塞源

    见〔裂冠毁冕,拔本塞源〕。见“拔本塞原”。明·王守仁《传习录》:“夫~之论不明于天下,则天下之学圣人者,将日繁日难,斯人沦于禽兽夷狄而犹自以为圣人之学。”→釜底抽薪↔缓不济急【词语拔本塞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