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骧下蜀
《晋书.王浚传》:“武帝谋伐吴,诏浚修舟舰。”“拜浚为龙骧将军。”太康元年,“浚自发蜀,兵不血刃,功无坚城,夏口、武昌,无相支抗。于是顺流鼓棹,径造三山。”吴主孙皓遂自缚降浚。
晋.王濬为龙骧将军,太康元年(公元二八〇年)濬自蜀率水,军沿长江东下伐吴,攻破金陵。后用为咏率水军出征之典。
唐.李白《司马将军歌》:“我见楼船壮心目,颇似龙骧下三蜀。”
《晋书.王浚传》:“武帝谋伐吴,诏浚修舟舰。”“拜浚为龙骧将军。”太康元年,“浚自发蜀,兵不血刃,功无坚城,夏口、武昌,无相支抗。于是顺流鼓棹,径造三山。”吴主孙皓遂自缚降浚。
晋.王濬为龙骧将军,太康元年(公元二八〇年)濬自蜀率水,军沿长江东下伐吴,攻破金陵。后用为咏率水军出征之典。
唐.李白《司马将军歌》:“我见楼船壮心目,颇似龙骧下三蜀。”
源见“鸡鸣狗盗”。谓以卑微技能脱身。唐 刘兼《晨鸡》诗:“淮南也伴升仙犬,函谷曾容借晓人。”
《左传.桓公十一年》:“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后因以“商周”谓难于匹敌的两方。南朝 梁钟嵘《诗品》卷下:“惠休淫靡,情过其才,世遂匹之鲍照,恐商周矣。”【词语商周】 汉语大词
《高邮州志》载:唐代传说,高邮一女郎与嫂避乱,日暮行于荒郊,其嫂投农舍乞宿,而女郎为保贞节,露坐草丛中,不堪秋蚊叮咬,血竭筋露而死。后人哀而为之立祠,号露筋女。又见宋.米芾《露筋庙碑》。后以“露筋女”
疾:恨。没世:死亡。 君子就怕到死没人称颂他。 表示人们不愿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史记.伯夷列传》:“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伯夷、叔齐,得
源见“祝鸡翁”。指隐居生活乐趣。清吴雯《和赠沈客子》诗:“呦呦思近华山鹿,祝祝复远尸乡鸡。”
衽:衣衿。左衽:前襟向左开,是古时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打扮。《尚书.毕命》:“四夷左衽。”《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没有管仲,中国早已被夷狄统治了。又作“左袵”。【词语左衽】
贬词,一般用来称肆无忌惮、为非作歹的小人。汉代班彪《王命论》:“又况幺么不及数子,而欲闇干天位者也!”李善注引《通俗文》曰:“不长曰幺,细小曰么。”也用来称微不足道的人。《鹖冠子.道端》:“任用幺么。
源见“攀辕卧辙”。借指挽留眷恋离职良吏。唐卢纶《送崔邠拾遗》诗:“今日攀车复何者,辕门垂白一愚夫。”
《太平广记》卷三九一《王果》:“唐左卫将军王果被责,出为雅州刺史,于江中泊船。仰见岩腹中有一棺,临空半出。乃缘崖而观之,得铭曰:‘欲堕不堕逢王果,五百年中重收我。’果喟然叹曰:‘吾今葬此人,被责雅州,
源见“胠箧”。指偷盗。《旧唐书.酷吏传序》:“今夫国家行斧钺之诛,设狴牢之禁以防盗者,虽云固矣,而犹逾垣掘冢,揭箧探囊,死者于前,盗者于后,何者?”见“揭箧担囊”。《旧唐书·酷吏传序》:“今夫国家行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