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万寿山

万寿山

①在今北京市西北颐和园内。金名金山。元称瓮山。清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为母祝寿,于圆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改瓮山为万寿山。清《日下旧闻考》卷84引《御制大报恩延寿寺碑记》称:“粤乾隆辛未之岁,恭遇圣寿六帙诞辰,朕躬率天下臣民,举行大庆礼,奉万年觞,敬效天保南山之义。以瓮山居昆明湖之阳,加号曰万寿。”

②在今安徽太和县北。《方舆纪要》卷21颍州太和县:万寿山在“县北五十里。唐以名乡,宋复以名县”。


(1)在北京市颐和园内,前临昆明湖。为燕山余脉,海拔109米。原名瓮山,明弘治七年(1494年)孝宗乳母在山前建圆静寺。清初作宫廷养马草料场。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庆祝乾隆帝母亲六十寿辰,于圆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次年将山更名为万寿山。为颐和园的主体。建筑群依山而筑。前山以佛香阁为中心,用琉璃瓦覆盖的主体建筑群对称布局。后山有宏丽的藏传佛教建筑四大部洲和五彩琉璃多宝塔等。登临万寿山,可俯瞰昆明湖景色。(2)在台湾省高雄市港口北侧。又称打鼓山、打狗山、麒麟山,曾一度名高雄山和寿山。海拔356米,为高雄市一带的最高点。山体主要由珊瑚石灰岩构成。登山俯瞰,高雄港市历历在目,远眺则东部群山、西面海峡尽在望中。西南海滨有西子湾海水浴场。(3)即“万岁山”。


猜你喜欢

  • 古里佛国

    亦作古里国。在今印度西南沿海之科泽科德一带。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古里佛,当巨海之要冲,去僧加剌密迩,亦西洋诸马头也。”

  • 白猎山

    亦作北猎山。又名北立山。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北百立山。《方舆纪要》卷101恩平县“天露山”条内:“县东北百里有白猎山, 险峻,有瑶寨。嘉靖三十一年佥事杜璁破瑶贼于此。猎一作腊。”

  • 黑失哈

    即今新疆乌恰县。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 卷117 《西域土地人物略》: “失哈力城,其南有来儿河、都剌城。其西有河,有昆运也。民运南为力灰,为黑沙纳思,为哈北。民运北为黑失哈城。”

  • 剑和山

    在今云南剑川县西四里。《方舆纪要》 卷117剑川州: 剑和山“以卓立如剑而名”。

  • 石关

    ①在今河南偃师市西。《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广武将军石无讳东戍巩城,“檀道济等长驱而进,无讳至石关,奔还”。胡三省注:“自洛城东至偃师四十五里。偃师西山有汉广野君郦食其庙,庙东有二石阙

  • 深利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为西利州治。治所即今云南永仁县。贞观十一年 (637) 为微州治。天宝后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云南省永仁县,属姚州。天宝末年废。

  • 阳夏郡

    北魏孝昌四年(528)析陈留郡、东郡置,属梁州。治所在雍丘县(今河南杞县)。辖境相当今河南太康、睢县、民权、兰考等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北魏孝昌四年(528年)置,治雍丘县(今河南杞县)。辖境

  • 五井集

    即今山东临朐县西南二十八里五井镇(上五井)。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临朐县西南有五井集。

  • 绵阳县

    1913年改绵州置,属四川西川道。治所即今四川绵阳市。以治地在绵山之阳故名。1928年直属四川省。城濒涪江西岸,为水陆冲要,自剑阁而南,至此地势始平,为川西著名大县。昔有 “蜀道咽喉”,“剑门锁钥”

  • 始宁郡

    ①北周置,属信州。治所在北井县 (今四川巫山县北洋溪乡南之宁河)。天和二年 (567) 废入永昌郡。②唐天宝元年 (742) 改璧州置,治所在通江县(今四川通江县)。辖境相当今四川通江县地。乾元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