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乡镇

三乡镇

①北宋置,属寿安县。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七十六里三乡乡。金属福昌县。

②在今甘肃华亭县南八十里上关乡。明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平凉府二》:三乡镇“地有三乡川,故名”。


(1)古镇名。(1)北宋置,即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三乡。《元丰九域志》:河南府寿安县(今宜阳县)有三乡镇,即此。(2)在今甘肃省华亭县东南。地有三乡川,故名。明置巡检司于此。(2)今镇名。(1)在广东省中山市南部。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圩仔,人口6590。因圩仔周围平岚、乌石、桥头三村合称三乡,故名。清道光初属谷都。1910年属香山县五区。1957年析置三乡乡,1958年建三乡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置镇。地处珠江三角洲南部五桂山之南。主产稻,并产花生、甘蔗、塘鱼。山地植松、杉、竹、茶、水果。有毛织、针织、印刷、胶袋、玩具等厂。105国道经此。名胜古迹有中山温泉旅游区和三乡文昌阁(天章阁)等。(2)在广东省梅县东部、明山嶂北部。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甲坑颈,人口730。1913年由小都、黄沙、石楼三乡联合创办三乡公学得名。清末属锦州堡,1948年属锦州乡。建国初属丙村区,1958年属丙村公社。1961年析置三乡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建乡,1994年置镇。属莲花山脉西麓的低山丘陵。主产稻,并产大豆、花生、烤烟。县林业基地之一,盛产杉木。有水电站和铅锌矿、农机厂。有公路西接205国道。


猜你喜欢

  • 高阳台 (臺)

    在今河北河间市东北。《方舆纪要》卷13河间县: “城东北有高阳台,与瀛台相望。《志》云: 瀛州旧置高阳关,台因以名。”

  • 永祐陵

    北宋徽宗陵墓,南宋初葬于今浙江绍兴县东三十六里宝山南麓。本名永固陵,后改永祐。

  • 二龙渡

    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北。《清史稿·地理志》 宽甸县:“二龙渡巡司,光绪三年置。”民国初改置县佐。

  • 速为驿

    明置,在今云南广南县西。后废。

  • 湖镇市

    即今浙江龙游县东湖镇。《方舆纪要》 卷93龙游县: 湖镇市在 “县东三十里。路出兰溪,有湖镇巡司,明初置”。

  • 临振郡

    隋大业六年 (610) 置,治所在宁远县(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辖境相当今海南省海南岛南部地。唐武德五年 (622) 改为振州。隋大业六年(610年)置,治宁远县(今海南三亚市西北崖城镇)。辖今

  • 精河厅

    清光绪十四年 (1888) 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精河县。1913年改为精河县。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河县。直属新疆省。1913年改为县。

  • 要涂 (塗) 山

    即合黎山。在今甘肃高台县北。《元和志》 卷40张掖县: “合黎山,俗名要涂山,在县西北二百里。”

  • 抚边营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置,属四川提督。在懋功厅底木达(今四川小金县北抚边乡)。

  • 大山庄

    即今山东无棣县北大山镇。民国《无棣县志》卷2:大山桥“在大山南,距城六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