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原县

三原县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陕西淳化县东嵯峨山北。永安元年(528)移治清水峪(今三原县西北),为建忠郡治。北周属冯翊郡。隋属京兆郡。唐武德四年(621)废。六年复置,属北泉州。治所在今三原县东北三十里。贞观元年(627)废。又改华池县为三原县,后属京兆府。治所在今县西北清水峪南故任城。五代唐属耀州。北宋开宝九年(976)徙治今县东北唐高祖献陵附近。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移治龙桥镇(今三原县)。明属西安府。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


在陕西省中部、泾河下游。属咸阳市。面积569平方千米。人口 39.7 万。辖10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前秦苻坚于县西北今淳化县固贤置三原护军,以其地南有丰原、西有孟侯原、北有白鹿原故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改置三原县,永安元年(528年)三原县治由今淳化县固贤迁今城关镇西北清水谷。唐武德四年(621年)迁治清水谷南故任城,并更名池阳县;六年复迁治故地更名华池县,并析县境东北地另置三原县,属泉州。贞观元年(627年)撤销另置的三原县,复改华池县为三原县,属雍州。天授二年(691年)属鼎州,大足元年(701年)属雍州,开元元年(713年)属京兆府。五代梁属大安府,唐属耀州。北宋开宝九年(976年)三原县治迁唐高祖献陵附近。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又迁治龙桥镇(今城关镇)。明、清属西安府,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9年在县城设立陕甘宁边区三原分区。1950年三原分区撤销,三原改属咸阳专区。1953年属渭南专区,1956年直属省,1961年属咸阳专区,1968年属咸阳地区,1983年属咸阳市。地处关中盆地区北部。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灌溉历史悠久,秦、汉郑国渠、白公渠流灌境内,现为泾惠渠、清惠渠灌区。农产以小麦、玉米、棉花、烤烟为主,特产羊奶粉。是省奶山羊生产基地之一。工业有医疗器械、乳制品成套设备、化肥、建材和食品等。咸铜铁路,西三、西包、咸宋公路经此。古迹有唐永康陵、献陵、端陵、庄陵及龙桥、城隍庙和文峰木塔等。


猜你喜欢

  • 昔剌寨

    在今云南永德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19镇康御夷州: 昔剌寨 “在州南境。正统六年,大军讨麓川,至金齿,镇康酋闷孟乞降,王骥命别将冉保分兵据其城,因其兵破昔剌寨,移攻孟琏,是也”。

  • 兴文县

    明万历四年(1576)改戎县置,属叙州府。治所即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镇。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52:兴文县“取偃武修文之意”。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移治建武城(今兴文县西南建武乡)。1912年迁回

  • 五坞山

    即横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十五里。宋范成大《吴郡志》卷15:踞湖山“山有五大坞。《图经》又名五坞山。五坞, 旧名不雅。皇祐五年,节度推官马云三游此山。求其林涧之美,峰壑之秀,云景之丽,泉石之怪。因其物象

  • 保甸铺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东。《方舆纪要》 卷121普安州 “亦资孔驿” 条下: “保甸铺在州东。(明) 宏 (弘) 治十一年,官军讨普安乱贼,营于保甸铺侧,为贼所袭,死者甚众。”在今贵州省盘县南保田。明弘治十

  • 阿克敦城

    又作敖东城。即今吉林敦化市。民国魏声龢《吉林地志》:“敦化县,土名敖东城,又名阿克敦城。”

  • 黄城岛

    即今山东长岛县北隍城岛。《方舆纪要》卷36蓬莱县 “沙门岛” 条: “黄城岛,《志》 云: 在鼍矶东北。或曰黄城、鼍矶,本一岛也,为入渤海要口。”即今山东省长岛县南北皇城岛。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

  • 黄坵埠镇

    即今江西余干县东南黄金埠镇。《清一统志·饶州府二》: 黄坵镇 “在余干县东南五十里。元置巡司,明初废。隆庆中移康山巡司驻此。今裁”。

  • 隆盛场

    即今四川蓬溪县西南隆盛镇。清道光 《蓬溪县志》 卷2: 隆盛场 “又名崇极寺,县西一百二十里”。

  • 亦耳麻不莫剌山

    亦作伊拉玛博啰山。即今青海东南部阿尼玛卿山。《元史·地理志》 河源附录:“朵甘思东北有大雪山,名亦耳麻不莫剌,其山最高,译言腾乞里塔,即昆仑也。”

  • 南路旧土尔扈特左旗

    清乾隆三十六年 (1771)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由伏尔加河流域回到祖国后设置,属乌讷恩素珠克图盟。驻牧地在今新疆和静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