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泽县

临泽县

①西晋改昭武县置,属张掖郡。治所即今甘肃临泽县东北昭武村。唐 《初学记》 卷8: “ 《十三州志》 曰: 昭武苏有临泽亭在其东”,县以亭名。《十六国春秋辑补》 卷96北凉录: 北凉沮渠蒙逊玄始九年 (420),“太史令张衍言于蒙逊曰: 今岁临泽城西,当有破兵”。即此。北魏废。

②南朝宋泰豫元年 (472) 置,属海陵郡。治所即今江苏高邮市东北临泽镇。隋开皇初废。

③1928年改抚彝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临泽县西北十里蓼泉乡。1952年迁治沙河堡,即今临泽县。


(1)古县名。南朝宋泰豫元年(472年)置,治今江苏省高邮市东北临泽,属海陵郡。梁改属神农郡。隋开皇初废。(2)旧县名。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设。1943年由山东省菏泽、鄄城两县析置。1949年改设菏泽县。(3)今县名。在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属张掖市。面积2755平方千米。人口14.6万。辖3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汉置昭武县,治今县东北,属张掖郡。西晋改为临泽县。北魏县废。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析张掖县置抚彝厅,治今县北蓼泉,属甘州府。1913年改厅为抚彝县,先后属河西道、甘凉道。1927年直属省。1928年改为临泽县。1949年属张掖专区,1950年属酒泉专区。1952年迁治沙河堡(即今城关镇)。1955年复属张掖专区。1958年撤销并入张掖、高台二县。1961年恢复临泽县,属张掖专区。1969年属张掖地区,2001年属张掖市。南部为祁连山山前砾石戈壁,北部合黎山地为剥蚀低山,中部为河西走廊平原,黑河及其支流梨园河为绿洲灌溉水源。属中温带干旱气候。经济以农业为主,产小麦、玉米、谷子及甜菜、油料。特产红枣,以核小味甜著称。工业有电力、水泥、面粉、食品等。兰新铁路、312国道经此。古迹有西柳沟、黄家湾汉墓群及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和纪念碑。


猜你喜欢

  • 长乐村

    在今浙江兰溪市西四十里诸葛镇西北。村内居民以金、叶两姓为主,金姓是宋元时著名学者金履祥的后裔。明清时,长乐村科甲不断,成为兰溪望族,陆续建造了许多规模宏大的祠堂和住宅。现仍保存几十处明清建筑,其中包括

  • 永平卫

    明洪武四年(1371)置,属北平都司。治所即今河北卢龙县。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废。

  • 五路岭

    在今浙江浦江县南境。《方舆纪要》卷93浦江县:五路岭在“县南十里。长五里, 自县入郡所经也”。

  • 雁翎关

    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清 一统志·陕州》:雁翎关 “在州东南。路通河南府永宁县。明时有兵戍守”。又称雁领关。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为通往洛宁交通要道。

  • 双山县

    ①1914年置,属奉天省洮昌道。治所在今吉林双辽县东北双山镇。1929年直属辽宁省。1940年并入辽源县。②1944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峄县北部山区和滕县东南部析置,治辛庄(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194

  • 南会州

    唐武德四年 (621) 改会州置,治所在汶山县 (今四川茂县)。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汶川、北川等县地。贞观八年 (634) 改为茂州。唐武德四年以会州改名,治汶山县(今四川茂县)。辖境约当今四川省茂县

  • 普安县

    ①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南安县置,为普安郡及始州治。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隋开皇初废郡。大业初为普安郡治。唐武德初为始州治。先天二年 (713) 为剑州治。天宝初为普安郡治。乾元初为剑州治。南宋隆

  • 参卜郎

    在今四川理塘县北。元为吐蕃等路宣慰司治。明为参卜郎千户所。

  • 天台山

    ①在今河北肥乡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5肥乡县“浮丘山”条载:“县西南十五里有天台山。土山无石,其顶平衍。”②在今河北临城县西北三十里。《名胜志》:“以其高耸而上平也。”③即今浙江天台县北天台山。东晋

  • 卷楚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沁县南。《左传》: 宣公十七年 (前592),“夏,会于断道,讨贰也,盟于卷楚”。春秋晋地。即“断道”。在今山西省沁县东南。《左传》宣公十七年(前592年):“会于断道,……盟于卷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