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云内县

云内县

隋开皇初置,属朔州。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大业初属马邑郡。唐贞观十四年(640)废。


古县名。隋开皇初改云中县置,治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属马邑郡。隋末废。


猜你喜欢

  • 哈尔沁口

    亦作哈喇克沁口。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毫沁营乡哈拉沁村北。清乾隆十九年 (1754)于附近设哈喇沁卡伦,为大青山前十一卡伦之一。自古以来为阴山要隘。

  • 宣德县

    ①隋大业五年 (609) 置,为西海郡治。治所在伏俟城 (今青海共和县西北石乃亥镇西北铁卜卡古城)。隋末废。②辽置,为德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县岱海东北淤泥滩古城。金属大同府,大定八年 (1168)

  • 徐墩溪

    即今福建建阳市南二十五里徐震溪。《方舆纪要》 卷97建阳县: 徐墩溪 “源出顺昌县接界之五峰山,流至此,可通舟楫。亦流合交溪”。

  • 裴城

    在今四川眉山县东。《方舆纪要》 卷71眉州: 裴城,“ 《志》 云: 在州治东。相传昔有裴姓者,夜筑此城,天明而毕”。

  • ①西周封国,姬姓。都城在今河南郑州市。《史记·管蔡世家》: 武王 “封叔鲜于管”。即此。②春秋战国为邑。相继属郑、韩、魏。在今河南郑州市。《左传》: 宣公十二年 (前 597),楚围郑,晋救郑,攻楚,

  • 平石镇

    北宋置,属番禺县。在今广东番禺市西北钟村镇之谢村东南胜石坊附近。

  • 重乡

    在今山东鱼台县西。《左传》: 僖公三十一年(前629),“使臧文仲往,宿于重馆”。杜注: “高平方与县西北有重乡城。” 《汉书·王子侯表》 有重乡侯少柏。《水经·济水注》: “菏水东径重乡城南。《左传

  • 仁和郡

    西魏置,治所在贵平县(今四川简阳市西南镇金镇)。隋开皇初废。西魏末年置,治贵平县(今四川简阳市西南)。隋开皇初废。

  • 上邽县

    秦改邽县置,属陇西郡。治所即今甘肃天水市。东汉属汉阳郡。西晋为天水郡治。北魏避道武帝珪讳,改名上封。隋大业初复名上邽县,仍为天水郡治。唐为秦州治,天宝末为吐蕃所占,大中时收复,改为镇。因地处渭水上游,

  • 洛泽汛

    即今云南彝良县南洛泽河镇。因洛泽河为名。清有外委总驻守。彝语 “洛” 或作 “倮”,意为石头; “泽” 意为伙伴。“洛泽河” 即石头多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