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岩州
唐置,为羁縻州,属安东都护府。治所在今吉林集安市西北六十里霸王朝村东北古城。后废。古城遗址尚存。
唐置,为羁縻州,属安东都护府。治所在今吉林集安市西北六十里霸王朝村东北古城。后废。古城遗址尚存。
西汉置,属渔阳郡。治所在今天津市武清县 (杨村镇) 西南城上村。西晋属燕国。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天津市武清区西南城上村,属渔阳郡。设有盐官。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
一作伍城郡。南朝梁置,属楚州。治所在今河南信阳县北。东魏移治城阳县(今信阳市东北),属西楚州。北齐废。
一名中洲桥。俗名仓前桥。在今福建福州市南。《清一统志·福州府一》:中洲桥“在闽县万寿桥之南。又名江南桥。本朝乾隆十六年,因旧址甃石为梁,长四百四十尺,广三十八尺,邑人何际逑等捐修,巡抚潘思榘为记”。即
即今山东沂水县北高桥镇。清道光 《沂水县志》 卷2: 高桥集 “距城五十里”。
在今广东惠东县北梁化林场附近。《隋书·地理志》:龙川郡归善县“有归化山”。《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归善县:归化山在“府东南百里。俗呼鸡笼山, 高二百丈,周百五十里,为群山之冠”。
又名苲㟧山、 鹤阜山。 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越绝书》 卷2 《越绝外传记吴地传》: “莋确山,故为鹤阜山,禹游天下,引湖中柯山置之鹤阜,更名莋确。”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并州。治所即今山西清徐县。大业二年 (606) 省入晋阳县。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后属太原府。清乾隆二十八年 (1763) 废。1912年复置,属山西冀宁道。
北宋置,属乐陵县。即今山东乐陵市。后改富平镇,明洪武二年 (1369) 移乐陵县治此。
即浮山。又名浮烟山。即今山东潍坊市西南二十里符山。《方舆纪要》 卷36平度州潍县: 程符山,“相传公孙宏贫时牧豕处”。乾隆 《潍县志》卷1: 程符山 “原名浮烟山,后以山隶程符社,故名”。
即斤南水。今广西西南部左江及上源平而水。《汉书·地理志》 误作“斤员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