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桥
①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凤凰山之东通波塘上。《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华亭县:凤凰桥“在府西北二十七里,跨顾会浦。西接凤凰山,因名”。
②在今江苏邗江县北。《清一统志·扬州府二》:凤凰桥“在甘泉县北三十五里。相传昔有凤凰至此,故名”。
③在今安徽宣州市东门外。《明一统志》卷15宁国府:凤凰桥“在府城东南泰和门外。隋开皇中建,后更名上浮桥,为霖潦所废。本朝正统中重建,复旧名”。
①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凤凰山之东通波塘上。《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华亭县:凤凰桥“在府西北二十七里,跨顾会浦。西接凤凰山,因名”。
②在今江苏邗江县北。《清一统志·扬州府二》:凤凰桥“在甘泉县北三十五里。相传昔有凤凰至此,故名”。
③在今安徽宣州市东门外。《明一统志》卷15宁国府:凤凰桥“在府城东南泰和门外。隋开皇中建,后更名上浮桥,为霖潦所废。本朝正统中重建,复旧名”。
即今福建宁化县东北泉上镇。民国时有县佐驻此。1933—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泉上县治此。
又名封禁山。即今江西上饶县南与江西铅山县和福建省境接界处之五府山。《清一统志·广信府》: 铜塘山 “在上饶县南一百里。险塞危峻,为郡要害。广长各三四百里,其南则属福建浦城等县界。中产铜铁。《县志》:
唐置,属蛮州。治所在今贵州贵定县北。后废。唐羁縻县。天宝前置,治今贵州省贵定县北巴江。属羁縻蛮州。唐末废。
即今四川宜宾市东六十里李庄镇。明正德《四川志》卷16南溪县:李庄水驿“在治西七十里”。
在今湖北当阳市西。《清一统志·荆门州》:已公岭“在当阳县西二十里。五代僧齐已结庐其下”。
在今广东新丰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新丰县:皮村隘“在县西北。又有腊溪等隘,皆接英德县界。旧为盗薮,设兵戍守”。
唐贞观十四年 (640) 置,属庭州。后改属西州。治所在今新疆鄯善县西北 (一说即今鄯善县)。《寰宇记》 卷156蒲昌县: “取县东蒲类海以为名。” 贞元时为吐番所据。县废。古县名。唐贞观十四年(64
即今山西运城市西北北相镇。《清一统志·解州》 “霍赵堡”条下:“又北相堡,在(安邑)县西北。”
汉魏洛阳城北面西头门。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名夏门,魏、晋改名大夏门。《资治通鉴》:南朝梁中大通二年(530),尔朱世隆以尔朱荣见杀,遣其将皆白服来至洛阳郭下索尸,北魏孝庄帝“升大夏门望之”, 即此。
①即齐康县。南齐置,为齐康郡治。治所在今广东徐闻县南。《南齐书·州郡志》 作“乐康县”。②辽置,为泰州治。治所在今吉林洮南市东北洮儿河北岸城四家子村。金承安三年(1198)改为金安县。古县名。辽置,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