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化隆县

化隆县

①南朝宋置,属宋康郡。治所当在今广东阳西或电白县境。隋废。

②西魏废帝二年(553)改石城县置,属浇河郡。治所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六十里黄河北岸。《元和志》卷39廓州化城县:“因境内有化隆谷,故名。”隋属西平郡,唐初为廓州治所,先天元年(712)改为化成县。

③1931年改巴燕县置,属青海省。治所即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1954年改为化隆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化隆回族自治县。


古旧县名。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石城县置,治今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群科镇(古城),一说今县南甘都镇。“因境内有化隆谷”而得名(《元和郡县志》)。属浇河郡。北周改为广威县。隋仁寿初复名化隆县。唐武德初为廓州治。先天元年(712年)改为化成县。后历有兴废,1913年改为巴戎县,1928年改巴燕县。1931年巴燕县复改名化隆县,治今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1954年改为化隆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化隆回族自治县。


猜你喜欢

  • 兴泰宫

    唐置,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二十二里赵保乡。《新唐书·地理志》 河南郡寿安县:“西南四十里万安山有兴泰宫。长安四年置,并析置兴泰县。”武周长安三年(703年)始建。在今河南省宜阳县南万安山。

  • 披仙亭

    在今江西高安市旧城内。《明一统志·瑞州府》: 披仙亭 “在府治。宋苏辙有诗”。

  • 南丹阳郡

    南朝梁末置,治所在采石镇 (今安徽马鞍市西南)。陈天嘉五年 (564) 废。

  • 建溪驿

    在今福建建阳市南。《方舆纪要》 卷97建阳县: 建溪驿 “在县南。水驿也。宋置。政和中,迁于县西,改为东阳驿。元因之。明朝洪武二年,复迁于此,改今名”。

  • 恒山郡

    ①秦置,治所在东垣县 (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北满城、阜平二县以南,保定、安国、赵县以西,赞皇以北地区。西汉时避汉文帝讳,改为常山郡。②隋大业初改恒州置,治所在真定县 (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

  • 十四道沟

    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西十四道沟镇。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7:临江县至长白县之途程有十四道沟。

  • 靖远镇

    金置,属虢略县。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

  • 三山营堡

    明置,属广宁前屯卫。即今辽宁绥中县西三山营子。《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铁场堡”条下:“三山营堡在卫西北三十里。”

  • 沈家门山

    即沈家山。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镇。《清一统志·宁波府一》:沈家门山“在定海县东九十里,外通莲花洋,最为要地”。

  • 观音驿

    在今云南昌宁县东北观音山附近。《方舆纪要》卷118顺宁府:“《志》云,府境旧有顺宁观音、水井、牛街、锡铅、右甸、枯河六驿, 皆土驿丞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