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博兴县

博兴县

五代唐改博昌县置,治所即今山东博兴县。宋属青州。金属益都府。元初升为博兴州。明洪武二年 (1369) 复改博兴县,属青州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南道。1925年改属淄青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在山东省北部、黄河下游南岸。属滨州市。面积902.4平方千米。人口47.3万,有回、苗、彝、壮、满、土、朝鲜、布依等少数民族。辖9镇、1乡。县人民政府驻博兴镇。西汉置博昌县,治今县东南。《太平寰宇记》:“昌水其势平博,故曰博昌。”唐移今治。五代唐避其祖李国昌名讳,改名博兴县。元初升博兴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为博兴县。清属青州府。1912年废府,属岱北道。1915年属济北道,1925年属淄青道,1928年直属省。1949年属清河专区,1950年属惠民专区,1967年改惠民地区,1992年属滨州地区。2000年滨州地区撤销,改属滨州市。地处黄泛平原。小清河由西向东贯穿县境中部偏南地带。小清河以北属黄泛平原,以南属泰沂山区山前冲积平原。境内河流主要分黄河、小清河、支脉河三河系,还有北支新河、三号支沟、胜利河、打渔张河、工农河、兴福河、分洪河,多属季节河。西南与恒台县交界处有麻大湖,面积30平方千米。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主产小麦、玉米、大豆、稻、谷子、甘薯、高粱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油菜籽、芝麻、黄烟、药材、西瓜等。林木以杨、柳、榆桐、刺槐为主,果树以苹果、葡萄、山楂、梨、桃、枣为主。有加工苇席、条编、柳编、草编、绳经、铁木加工等传统手工业。工业有机械、化肥、酿酒、纺织、印刷、建材、五金、地毯、家具、食品、粮棉加工和工艺美术等。张东、博小铁路纵贯县境,境内有张义、博临、潍博、广青、郝纯、博阎、博蔡、博乔、博湾、曹利、阎纯、蔡乔公路。古迹有新石器时代曹家遗址、新石器时代村高遗址、商代蒲姑城遗址、东周博昌城遗址、汉代利城遗址、北魏龙华寺遗址;有汉朝广武君李左车墓、汉董永墓、春秋襄公冢等古墓和南北朝丈八佛石造像、明代王海石桥等古迹;有博兴县烈士陵园等多处革命纪念地。


猜你喜欢

  • 良辅镇

    北宋置,属澄城县。在今陕西澄城县北五十里良辅河。《清一统志·同州府二》:良辅镇“旧有唐魏郑公庄,故名”。古镇名。北宋置,在今陕西省澄城县北。后废。

  • 将水场

    唐贞观三年 (629) 析将乐县置,属建州。即今福建顺昌县。景福二年 (893) 改名永顺场。唐贞观三年(629年)析将乐县置,在今福建省顺昌县。属建州。景福二年(893年)改名永顺场。

  • 裴家冈镇

    即今安徽庐江县东南裴岗乡。清光绪《庐州府志》 卷3庐江县: 裴家冈镇在 “县东二十里”。

  • 广济驿

    在今浙江江山市南。《方舆纪要》卷93常山县:广济驿“在县城东”。《清一统志·衢州府》:广济驿“在江山县南……顺治十二年始移常山之广济驿于此”。

  • 山南西道

    ①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分山南道置,为十五道之一。治所在梁州(后改兴元府,在今陕西汉中市)。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甘肃嶓冢山以南,四川江津、永川等市县以北,陕西佛坪、西乡、镇巴和四川城口、开县、大竹、

  • 土城镇

    1932年置,属赤水县。即今贵州习水县西南土城镇。后划归习水县。(1)在湖北省房县北部。面积367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土城,人口1770。因有一土围大院得名。1949年属西河区。195

  • 陈友谅墓

    在今湖北武汉市蛇山南麓。陈友谅(1320—1363),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至正二十年(1360)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市)称帝,国号汉。次年迁都武昌。至正二十三年(1363)与朱元

  • 泽朗山

    在今福建福清市东南七十里。明初移练门巡司于此,改名泽朗山巡司。

  • 妙高岭

    在今江西赣县北。《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赣县:妙高岭“在府北八十里。旧名矶岭,高出群山”。

  • 县前溪

    ①在今福建大田县南。《方舆纪要》卷97大田县:县前溪“在县治南。源出德化县界,环绕北出,县境诸溪涧水悉流入焉,东北入尤溪县境。亦谓之大溪,即尤溪之上源也”。②即今广东平远县北之仁居河。《方舆纪要》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