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山东安丘市东南临吾镇。旧属诸城县。光绪 《山东通志》 卷1诸城县图: 县西北有临浯集。
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平羌县置,属龙游县。在今四川乐山市北四十里岷江东岸。
亦作阔滦海子。即元之阔连海子。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东北之呼伦湖。《明史·鞑靼传》: 永乐二十年 (1422) 亲征阿鲁台,“阿鲁台闻大军出,惧。……尽弃其辎重马畜于阔滦海侧,以其孥直北徙”。
自洮昂铁路终点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昂昂溪附近的三间房站起,经齐齐哈尔至克山县,全长约205公里。1928年动工兴建,1931年修至龙溪(距克山五十二里),工程停辍。
①在今江西波阳县东。建于南朝梁天监元年(502)。相传梁鄱阳王萧恢舍宅为寺,取名显明。唐时改名隆兴,宋改永宁,后又改永福。北宋天圣二年(1024)天台山寿昌寺宝伦禅师来寺主持,于寺东建塔,称永福寺塔。
在今北京市东城区西裱褙胡同23号。于谦(1398—1457),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后,从兵部侍郎升任尚书,他拥立郕王即位并率京师军民击退瓦剌军进攻,保卫了
1945年初山东革命根据地由牟平、海阳、栖霞三县地析置,治桃村(今山东栖霞市东南桃村)。因位于牙山之南,故名。1950年1月撤销,并入海阳、栖东、乳山、牟平等县。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设。19
明嘉靖十五年(1536)置,治所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北六十五里老营镇。后废。
即沘水。今河南西南部泌阳河及其下游唐河。《水经·比水注》:“比水又西, 澳水注之。水北出茈丘山,东流屈而南转, 又南入于比水。”即“沘水(1)”。
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山海经·中次七经》: “鼓钟之山,帝台之所以觞百神也。……其上多砺,其下多砥。” 俗讹为瞽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