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七
即今浙江嵊泗县西北海中大戢山。明《郑和航海图》作“大七”。
即今浙江嵊泗县西北海中大戢山。明《郑和航海图》作“大七”。
在今江苏涟水县城东南。《清一统志·淮安府二》: 坝上镇 “在安东县治东南,即涟水坝。为淮滨之要津。明置巡司,后废”。
即阐。 春秋鲁邑。 在今山东宁阳县西北。 《公羊传》: 哀公八年 (前487), “齐人取讙及”。即“阐”。
在今河南开封市区东郊。《清一统志·开封府二》:三槐堂“宋兵部侍郎王祐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其后子旦果为相。子孙因建三槐堂。苏轼有铭”。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宋兵部侍郎王祐植三槐于庭
清雍正六年 (1728) 升蒲州置,治所在永济县 (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四里蒲州镇)。辖境相当今山西芮城县西部及万荣、临猗、永济三县市地。1912年废。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蒲州置,治永济县(今山
在今广东广州市东鹿步。旧属番禺县,明、清置巡司于此。即今广东省广州市东鹿步。明洪武三年(1370年)于此设巡检司。
又作角里、甪头。即今江苏吴县西南西洞庭山甪里。《史记·留侯世家》 记有甪里先生。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8:“甪头,即汉甪里,在洞庭山村,汉甪里先生所居。《史记正义》:太湖中洞庭山西南,中号禄里村,即此
在今浙江省西南部。主峰在今浙江江山市南保安乡南。系钱塘江、闽江、鄱阳湖水系分水岭。《方舆胜览》卷7衢州:仙霞岭“在江山县。黄巢传云:巢破饶、信、衢等州,刊山开道,即此”。《方舆纪要》卷89浙江总叙:仙
在今山西朔州市西南狼儿村 (或说在今朔州市南陈家峪)。《辽史·圣宗纪》: 统和四年 (986)七月,奏复朔州,擒宋将杨继业,“宋将杨继业初以骁勇自负,号杨无敌,北据云、朔数州。至是,引兵南出朔州三十里
在今河南确山县西北。《清一统志·汝宁府一》:北泉“在确山县西北十里乐、秀二山之间。泉水涌作莲花状。宋曹庠、魏著、侯冲、贺填尝隐于此”。
①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岗中峰上。《舆地纪胜》卷37扬州:“平山堂在州城西北五里大明寺侧。”相传寺建于南朝宋大明间,故名。唐高僧鉴真大师居住和讲学于此。今寺为清同治年间建。鉴真为扬州人,东渡日本传教,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