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厘城

大厘城

唐代“河蛮”所筑,南诏重加修筑,为大厘赕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北六十里喜洲镇。唐樊绰《蛮书》卷5:“大厘城南去阳苴咩四十里,北去龙口城二十五里,邑居人户尤众。咩罗皮多在此城。并阳苴咩并邆川,今并南诏往来所居也。”


即今云南省大理市北喜洲镇。本河蛮所筑。隋开皇中史万岁征南中,渡西洱河至此,因名史城。唐开元末为南诏所取。南诏称史赕或大厘赕。大历十四年(779年)异牟寻从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市南太和村)迁此,贞元中迁治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市北旧大理),大厘城作为北部屏障,“人户尤众”(《蛮书》)。东南十余里有金利水城,在洱河中流岛上,四面临水,夏季最清凉。南诏王常于此城避暑。


猜你喜欢

  • 石苟坝城

    在今四川南充市东北搬罾镇。《舆地纪胜》卷156顺庆府:宕渠城“在南充县北四十里,即石苟坝城也”。《方舆纪要》卷68顺庆府南充县“安汉城”条下:“宕渠城在府北四十里。一名石苟坝城。《五代志》:西魏平蜀于

  • 乡城

    即今四川乡城县。清置乡城土百户。“乡城”,藏语意为“手上的珠子”或“串珠”。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流,置定乡县。

  • 高台 (臺) 县

    清雍正二年 (1724) 改高台千户所置,属甘州府。治所即今甘肃高台县。七年 (1729)改属肃州。民国初属甘肃安肃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

  • 爱荤

    即瑷珲。在今黑龙江省黑河市南爱辉镇。清吴桭臣 《宁古塔纪略》: “又八百至爱荤。 木城,四周皆山。城临乌龙江 (即黑龙江),有将军镇守。”

  • 悦水县

    唐置,属羁縻悦州。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境。后废。

  • 埇桥

    亦作甬桥。在今安徽宿州市城南郊跨古汴水上。《资治通鉴》: 唐贞元十六年 (800),徐州兵乱,“泗州刺史张伾出兵攻埇桥,大败而还”。元和间置宿州于此。埇,又作甬。在今安徽省宿州市城南古汴河上。唐时控扼

  • 风水洞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宋《淳祐临安志》卷9引《祥符经》云:“洞极大, 流水不竭。顶上又有一洞,过立夏, 清风即自内出, 立秋则止,故名风水洞。”宋苏辙有《和子瞻题风水洞》诗。

  • 静寇城

    唐乾符二年 (875) 建,为静寇军城。在今四川荥经县西境。《新唐书· 地理志》 荣经县:“并置静寇军,故延贡地也。”

  • 都乡

    在今河南新野县东南四十里九女城。《汉书·王莽传》: 永始元年 (前16),“封莽为新都侯,国南阳新野之都乡,千五百户”。东汉改为东乡。

  • 罗甸县

    1930年改罗斛县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罗甸县。在贵州省南部,邻接广西壮族自治区。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面积 3013 平方千米。人口31.2万。辖7镇、19乡。县人民政府驻龙坪镇。明设罗斛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