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雁塔

大雁塔

在今陕西西安市南八里慈恩寺内。本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慈恩寺主持僧玄奘为保护由印取回的经籍而建。相传建塔时,有雁过坠落而死,瘗于塔,故名。初建为砖表土心五层方形。长安年间重修,改为纯青砖的方形楼阁式七层。楼梯改为盘道。大历年间又改建为十层,后为战火破坏,剩下七层。明代在外表加砌面砖予以保护。高64.1米。塔南西两侧镶嵌唐太宗李世民撰“大唐三藏圣教之序”和唐高宗李治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称慈恩寺大雁塔。在陕西省西安市南4千米的慈恩寺内。寺为唐高宗为其母追荐冥福而建。本名慈恩寺塔,因《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三中记:摩揭陀国有一僧寺,一日有群鸿飞过,忽一雁离群落羽,摔死地上,僧人惊异,认为雁即菩萨,众议埋雁建塔纪念,故名。唐永徽三年(652年),慈恩寺住持僧玄奘为保护从印度带回的经籍,由唐高宗资助,在寺内西院修建。初为砖表土心5层方形。长安年间,用青砖改修成方形楼阁式的7层,登塔攀梯也改成盘道。大历年间又改建为10层。后经战火破坏,剩下7层,明代塔又残坏,在外表加砌面砖予以保护,即为今塔。高59.9米。塔基座东西45.9米,南北48.8米,高4.2米,合底座与塔身总高64.1米。塔南面两侧镶嵌唐太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二通,书者为书法家褚遂良,字体秀丽,为唐代遗留于后世的名碑。塔的门楣、门框,以阴线雕刻唐代建筑图案,画面严谨,线条遒劲,是研究古代建筑的重要资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 雁 塔


猜你喜欢

  • 蒲村镇

    北宋置,属导江县。即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北蒲阳镇。在陕西省岐山县北部偏东。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蒲村镇,人口2610。蒲姓居此得名。1949年设蒲村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

  • 长松县

    ①北魏置,属卢北郡。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北石鸡坝乡。西魏改名建昌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复名长松县。大业后属武都郡。唐属文州,贞元六年(790)省入曲水县。②唐武德元年(618)置,属雅州。治所在今四

  • 灵泉寺石窟

    在今河南安阳县城西南五十里宝山。灵泉寺始建于东魏,初名宝山寺。隋文帝赐名为灵泉寺。石窟规模不大,共有两个洞窟和二百零九个摩崖小龛,分布于东面岚峰山和西面宝山一带。大留圣窟位于岚峰山西坡,俗称道凭石堂,

  • 西兴镇

    北宋置,属萧山县。即今浙江萧山市西北十里西兴镇。(1)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中部、钱塘江南岸。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7.6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兴,人口1万余。为古老集镇。旧名固陵、西陵

  • 临泾镇

    在今陕西泾阳县西三十里泾水南岸,与礼泉县接界。宋敏求 《长安志》 卷17泾阳县: 临泾镇“在县西北宜善乡,白渠贯其中”。古镇名。北宋置,在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

  • 漠河厅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拟置,属黑龙江省瑷珲道。治所即今黑龙江省漠河县黑龙江南岸漠河乡。1914年设漠河设治局,1917年改为漠河县。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置,治今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漠河,属

  • 诺尼木伦河

    亦作诺尼江。即今黑龙江省西部之嫩江。清方式济 《龙沙纪略》: “诺尼江即脑温江。乾隆《盛京通志》 作诺尼。蒙古语谓脑温为碧,诺尼意同。今呼嫩江。”

  • 河北路

    北宋至道三年 (997) 置,为十五路之一。治所在大名府 (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辖境相当今河北易水、雄县、霸州和天津市海河以南,及山东、河南两省黄河以北的大部。熙宁间分为东、西二路: 东路治所在

  • 武原乡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汉书·地理志》:“海盐,故武原乡。” 西汉末海盐县治沦于柘湖,徙治于此。东汉永建二年 (127) 又陷为当湖。

  • 屋楼山

    在今山东莒县东二十里。元于钦 《齐乘》作 “屋漏山”。《方舆纪要》 卷35莒州 “焦原山” 条下: 屋楼山 “以重叠耸秀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