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州
清雍正八年(1730)改天全六番招讨司置,属雅州府。治所在碉门城(今四川天全县)。咸丰《天全州志》卷1:天全山“在治北四十里。州因此山名也”。1913年改为天全县。
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天全六番招讨司置。治碉门城(今四川天全县)。属雅州府。1913年改为县。
清雍正八年(1730)改天全六番招讨司置,属雅州府。治所在碉门城(今四川天全县)。咸丰《天全州志》卷1:天全山“在治北四十里。州因此山名也”。1913年改为天全县。
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天全六番招讨司置。治碉门城(今四川天全县)。属雅州府。1913年改为县。
当在今广东开平市境。《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恩平县: 猎径营 “在县东北百二十里,嘉靖十四年设”。
清置,属大鹏营。在今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大鹏半岛南沙岗。有外委千总驻防。
在今福建霞浦县西南六十里。《清一统志·福宁府》:竹屿“突出海中,形势奇特。潮退,泥潦中有沙径,长一里可行。地无田, 民皆业渔。有堡。相近者为孤山,明嘉靖三十五年,倭贼自宁德遁入州界,官军追败之于此”。
即今湖北孝感市北朋兴乡。民国 《湖北通志》 卷33 《乡镇》: “朋兴店,在 (孝感县) 城北三十里。”
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大明寺西侧。北宋庆历八年(1048)郡守欧阳修建。《舆地纪胜》卷37扬州:平山堂“在州西北五里大明寺侧。庆历八年二月,欧公来牧是邦,为堂于大明寺庭之坤隅。江南诸山,拱列檐下,若
北周置,治所在熊耳县(今河南洛宁县东北)。隋开皇三年(583)废。北周置,治熊耳县(今河南宜阳县西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宜阳县一带。隋开皇三年(583年)废。
在今河北肥乡县东北二十里。《寰宇记》卷58肥乡县:“列人埤或曰列人堤,县居其上,埤即堤类也。后魏孝昌年中,有人于此掘得破船,仍是杉材,尚甚用,莫测其由。盖是漳水久积淤泥,遂成高岸也。”
在今浙江绍兴市西。《方舆纪要》 卷92绍兴府: 蓬莱驿 “在府西迎恩门外。唐曰西亭驿,宋曰仁风驿,明朝改今名”。
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推河、塔楚河之南的古尔班博克多山。在杭爱山之南。一说即推河上源地杭爱山。《史记· 匈奴列传》: 太初二年 (前103),赵破奴 “将二万余骑出朔方西北二千余里,期至浚稽山而还”。《
在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镇东。清王闿运《湘军志》卷11:咸丰十年(1860)镇压梧州义军,“五月,军至贺,夹水为屯。贺城东隔水,有大市曰东街,居廛盛于县城,寇据为栅。戊午,王月亮、李金旸分攻东街,破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