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三国吴建衡三年 (271) 置,为武平郡治。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永福县东南平州。隋开皇十年 (590) 改为崇平县。②南朝宋置,属晋康郡。治所当在今广东德庆、郁南、罗定等市县境。隋开皇中废。③1913
在今陕西西安市北,唐太极宫西。宋敏求《长安志》 卷6: “宫城东西四里,南即皇城,北抵苑掖庭西门,贞观二年勅左丞戴胄于掖庭西门简宫人出之。按: 掖庭宫盖高祖所起,宫人教艺之所也。”
唐天祐二年 (905) 为避朱全忠父讳改城父县置,属亳州。治所在今安徽亳州市东南城父集。《资治通鉴》: 唐光启元年 (885),“秦宗权寇颍、亳,朱全忠败之于焦夷”。即此。五代梁龙德初改为夷父县。古县
一名庾岭。在今江西东乡县南。《清一统志·抚州府一》:长林山“在东乡县南三里。俯临通衢,一名庾岭。其东曰鸡公岭,有尖石出其顶,号鸡公石”。
当在今贵州黎平县境。《明史·陈璘传》:万历二十九年(1601),吴国佐党杨永禄“率众万余屯白冲,游击沈弘猷等夹攻,生擒永禄”,即此。
在今四川城口县北。清道光《城口厅志》卷4:赤龙山在“厅北一里。为厅城主顶山。《通志》名城口山。山下有诸葛城遗迹。山极雄峻,重叠三层: 由山麓上第一层,高五里为城口山,一名鹞子岩。又上五里至中层,名轿顶
在今黑龙江萝北县北。萝北县以此名。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5: 光绪三十一年(1905),“择地于托萝山北(太平沟金厂迤南逼近江岸)建(兴东)道署焉”。民国《黑龙江志稿》卷4:托萝山“在(萝山)县南十
又名南皇堂、中皇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南。《晋书·明帝纪》:东晋太宁二年(324)王敦复反,“帝次中堂”。又《安帝纪》:隆安二年(398),王恭、殷仲堪等举兵反,“会稽王道子屯中堂”。《宋书·文帝纪》
源出今湖南常德市南沧山,东北流至汉寿县西与浪山水合,称为沧浪水。《清一统志·常德府一》 “沧浪水”条引《府志》:“沧、浪二水合流出沧港入江。”
即今伊朗西南部波斯湾附近克尔曼。《明史·西域传》:乞力麻儿“永乐中遣使来贡,……西南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