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厅
清雍正三年 (1725) 改威远直隶州置威远直隶厅,属云南省。十三年 (1735) 降为散厅,属镇沅府。治所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南郊的大寨。乾隆三十五年 (1770) 改属普洱府。1913年废为县。
清雍正三年(1725年)以威远州改置直隶厅,治今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属云南省。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降为散厅,属普洱府。1913年废厅改为威远县。
清雍正三年 (1725) 改威远直隶州置威远直隶厅,属云南省。十三年 (1735) 降为散厅,属镇沅府。治所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南郊的大寨。乾隆三十五年 (1770) 改属普洱府。1913年废为县。
清雍正三年(1725年)以威远州改置直隶厅,治今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属云南省。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降为散厅,属普洱府。1913年废厅改为威远县。
一名石笔堡。北宋政和五年(1115)改梅赖堡置,属长宁军。在今四川长宁县南。元废。
在今江苏江都市北邵伯镇东。《寰宇记》卷123扬州广陵县:“邵伯埭有斗门,县东北四十里。临合渎渠有小渠,阔六步五尺,东去七里入艾陵湖。”又引《阮升之记》云:南齐建武五年(498),“遏艾陵湖立裘塘屯”。
一作恭立桥。即今安徽阜南县西南公桥乡。明正德《颍州志》卷2:功立桥集“在南乡,九十里。工商杂集,货亦适中”。清乾隆《阜阳县志》卷4:张汉集在“西南乡九十里近河谷。即旧功立桥”。
即今山西交城县西北惠家庄乡。清光绪《交城县志》 图: 县西北有惠家庄。
①在今河北抚宁县北。明为边路拨。《天下郡国利病书》 卷7: 郭家庄 “西南至台头营大道十里,西北至怙井十里”。②在今江苏邳州市北。《方舆纪要》 卷22邳州“泇口镇” 条下: “州北八十里有郭家庄,正统
亦作芜菁平。在今四川武胜县南二十里旧县。《元史·地理志》:“定远,本宋地名女菁平。元至元四年,便宜都总帅部兵创为武胜军,后为定远州。”
即岩门长官司。今贵州黄平县东南岩门司。《清一统志 ·贵州统部》: 黄平营设把总驻此。清咸丰五年 (1855),张秀眉苗民义军攻占此地。
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五十里。《水经·渭水注》: “渭水又东与绥阳溪水合,其水上承斜水。水自斜谷分注绥阳溪,北屈陈仓,入渭。故诸葛亮《与兄谨书》 云,‘有绥阳小谷,虽山崖绝险,溪水纵横,难用行军。昔逻候往
唐置,为鲜州羁縻州治所。初置在营州界。神龙初寄治潞县之古潞城(今河北三河市西南)。后废。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在今河北省滦河上游一带,后侨治营州(治今辽宁朝阳市)境,为鲜州治。万岁通天元年
在今湖北襄樊市(樊城)附近。《三国志·魏书·徐晃传》:刘备军“围头有屯,又别屯四冢。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关)羽见四冢欲坏, 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