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丰县

安丰县

①秦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西汉属六安国。东汉属庐江郡。三国魏属安丰郡。东晋末徙废。

②东晋侨置,属安丰侨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南朝宋属寻阳郡。南齐废。

③东晋末置,南朝宋为安丰郡治。治所在今安徽霍邱县西南二十里。南朝梁废。

④南朝梁置,为安丰郡治。治所在今安徽寿县南安丰铺。隋属淮南郡。唐属寿州。南宋属安丰军。元属安丰路。明初废。元末韩林儿、刘福通起义军曾在此建都。

⑤隋开皇九年(589)改西昌县置,属吉州。治所在今江西泰和县西。十一年(591)改为泰和县。

⑥唐渤海国置,为丰州治。治所在今朝鲜东北鸭绿江南岸惠山。辽废。

⑦金承安元年(1196)升丰州铺置,属临潢府。治所即今内蒙古翁牛特旗。二年为全州治。后废。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南。属六安国。东汉属庐江郡。三国魏、西晋属安丰郡。东晋末废。(2)东晋末置,治今安徽省霍邱县西南。为安丰郡治。南朝梁废。(3)南朝梁置,治今安徽省寿县南、安丰塘北。为安丰郡治。南宋初曾为安丰军治。明初废。元末韩林儿、刘福通起义军曾建都于此。(4)隋开皇九年(589年)以西昌县改名,治今江西省泰和县西。属吉州。十一年改名泰和县。(5)渤海国置,治今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南惠山镇。属丰州。辽废。(6)金承安元年(1196年)改丰州铺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一中西侧古城。次年为全州治。元废。(2)旧县名。1959年析寿县南部置,治今安徽省寿县石家集。1961年撤销,仍并入寿县。


猜你喜欢

  • 顺庆路

    元至元二十年 (1283) 升顺庆府置,属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司。治所在南充县 (今四川南充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仪陇、西充以南,至广安、邻水地区。明洪武四年 (1371) 改为顺庆府。元至元二十年(12

  • 誓节渡

    即今安徽广德县西五十里誓节镇。《清一统志·广德州》: 誓节渡 “在州西五十里。《旧志》:唐末黄巢之乱,土人张姓者率乡兵捍之,誓死不退,遂殁开溪,因名”。

  • 小溪河

    即今安徽凤阳县东八十里小溪河镇。明成化《中都志》卷4:临淮县有小溪店。清光绪《凤阳县志》卷2:小溪集“在县东北八十里”。

  • 水城县

    1913年改水城厅置,属贵州贵西道。治所即今贵州水城县。1923年直属贵州省。在贵州省西部、乌江南源三岔河上游,邻接云南省。属六盘水市。面积3605平方千米。人口72.3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8万,主

  • 西沙群岛

    中国南海诸岛中四大群岛之一,属海南省。在海南岛东南海中。包括宣德群岛和永乐群岛。清陈伦炯《海国闻见录》中即有西沙之名,谓“西沙者, 万里长沙分东西”。1843年有图表示。1915年称西沙群岛。以其地理

  • 剧魁侯国

    西汉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南三十一里。元朔元年 (前128),封菑川王子黑为剧魁侯国于此。东汉省。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年),武帝封甾川懿王子黑为剧魁夷侯,分甾川国置,治今山东省昌乐县西北

  • 龙尾城

    唐南诏置,在今云南大理市区下关,西洱河北岸的旧城。唐樊绰《蛮书》卷5:“龙尾城,阁罗凤所筑。蒙抱玷苍南麓数里,城门临洱水下。河上桥长百余步。过桥分三路,直南蒙舍路, 向西永昌路,向东白崖城路。”依山扼

  • 博浪县

    1947年1月由阳武、原武二县合并设置,治阳武 (今河南原阳县)。旋裁撤,复置阳武、原武二县。旧县名。1947年由阳武、原武两县合并设立,治阳武(今河南原阳县驻地城关镇)。旋裁撤,复置阳武、原武两县。

  • 柏芽镇

    即今河北冀州市西五十六里柏芽庄。民国《冀县志》 卷7: “乾隆 《冀志》: 西有柏牙庄。”

  • 小沮水

    即今河北迁安县东北冷口沙河。《水经·濡水注》:“沮水又西南小沮水注之,水发冷溪,世谓之冷池。又南得温泉口,……小沮水又南流,与大沮水合而为卢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