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阳山

安阳山

①又名阳山。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北五十里阳山。《寰宇记》卷92引《风土记》云:“周武王封周章少子斌于无锡县安阳乡。”《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无锡县:安阳山,周斌“卒葬山下,山因以名。峰峦奇峭,顶有龙湫,俗呼西阳山。昔时阳湖在其西麓云。元末,张士诚将莫天祐屯兵于此,以拒塞宜兴东出之道。今有垒营遗址”。

②一名大山。又称西大山。在今安徽霍邱县西,与河南固始县交界处。《寰宇记》卷129霍邱县:“安阳山在县西九十里。西属固始,东属霍邱。汉《地理志》云:安丰西南有大别山,又有阳泉县。今验古迹阳泉县在山西北,安丰县在山东北,各取县之一字为名。”

③在今河南固始县东。《隋书·地理志》:固始县“有安阳山”。《寰宇记》卷127固始县:“安阳山在县东六十里。山顶与霍县分界。”《方舆纪要》卷50固始县:安阳山“一名大山。势甚高耸。有白龙池在其上。《志》云:唐元和中平蔡,尝驻兵于此。又有故元时大山民寨”。

④在今湖南桃源县西。《方舆纪要》卷80桃源县“穿石山”条下:“又安阳山,在县西百二十里。高万丈,云气开合,可占晴雨。”


即“大阳山(1)”。


猜你喜欢

  • 荡 (盪) 寇将军垒

    俗称将军寨。在今湖南宁远县东六十里。《方舆纪要》 卷81宁远县: 荡寇将军垒“南齐以李道辨为南道开拓南蛮大使,筑垒于此”。

  • 中路右翼中右旗

    即赛音诺颜部右翼中右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查干苏木一带。

  • 宪陵

    东汉顺帝刘保的陵墓。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三十里铺一带。《后汉书·冲帝纪》:建康元年 (144),“九月丙午,葬孝顺皇帝于宪陵,庙曰敬宗”。同书 《礼仪志》 注引 《古今注》: 顺帝宪陵 “山

  • 建德路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建德府置,至元二十一年 (1284) 属江浙行省。治所在建德县 (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里梅城镇)。辖境相当今浙江建德、淳安、桐庐等市县地。公元1358年朱元璋改为建安府。

  • 断道

    春秋晋地。即断梁城。故址在今山西沁县东南四十里虒亭岭村。《春秋》: 宣公十七年 (前592),“公会晋侯、卫侯、曹伯、邾子,同盟于断道”。或以为断道当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古邑名。即“卷楚”。春秋晋邑。

  • 灵城

    在今江苏泗阳县西北。《清一统志·淮安府二》:灵城“在桃源县西北十五里。俗传楚灵王所筑”。

  • 宾化砦

    北宋改宾化县置,属涪州。即今四川南川市。《宋史·蛮夷传》: 熙宁三年 (1070),转运使孙固攻南平僚,“复宾化砦,平荡三族。以其地赋民,凡得租三万五千石、丝绵一万六千两”。次年改为隆化县。

  • 柯提

    察合台汗国属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阿姆河下游东岸比鲁厄一带。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阿姆河下游东岸。元时为察合台汗国属地。

  • 甘棠驿

    元置,属南靖县。即今福建南靖县北甘棠。清以后废。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置,在今福建省漳州市南。

  • 天台观

    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南。清设把总驻防。